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二单元 打枣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21张PPT).ppt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二单元 打枣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21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二单元 打枣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21张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欣赏课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欣赏课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 打枣打枣是一首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乐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乐曲,旋律具有河北民间音乐风格。独奏者运用曲,旋律具有河北民间音乐风格。独奏者运用“咔腔咔腔”的演奏方法,用两只唢呐,大唢呐的演奏方法,用两只唢呐,大唢呐(音色低沉)代表爷爷,小唢呐(音色明亮)(音色低沉)代表爷爷,小唢呐(音色明亮)代表孙女,生动的表现了爷孙打枣的欢乐情代表孙女,生动的表现了爷孙打枣的欢乐情景。景。 这这首乐曲属于中国民间乐曲的结构形式,具有首乐曲属于中国民间乐曲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即兴性,由两个主旋律与乐队相互配合一定
2、的即兴性,由两个主旋律与乐队相互配合演奏,是循环体结演奏,是循环体结构。构。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开始是散板的引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开始是散板的引子,小唢呐高亢、明亮的音调奏出。子,小唢呐高亢、明亮的音调奏出。 第一部分,唢呐与乐队一起奏出了欢第一部分,唢呐与乐队一起奏出了欢快的旋律。快的旋律。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主要部分,有两个第二部分是乐曲的主要部分,有两个主要旋律,第一个旋律节奏先舒展后密集,主要旋律,第一个旋律节奏先舒展后密集,第二旋律诙谐、风趣,好像说话一样。第二旋律诙谐、风趣,好像说话一样。 第三部分是主体乐段的压缩再现,最第三部分是主体乐段的压缩再现,最后在模仿
3、后在模仿“笑声笑声”的旋律声中结束。的旋律声中结束。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分辨乐器音色的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分辨乐器音色的能力,但能力,但由于传统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普及由于传统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普及不不够,很够,很多多学生,特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别是城市的学生,对学生,对其知之其知之甚少。我想在音乐课甚少。我想在音乐课堂中,学堂中,学生通过了解民族生通过了解民族乐器和欣赏民族民间乐器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让音乐,让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植根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植根生长!生长!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感受乐曲欢快、风趣的情绪,并能联想、感受
4、乐曲欢快、风趣的情绪,并能联想爷爷和孙女打枣的情景爷爷和孙女打枣的情景,感受乐,感受乐曲结尾处唢呐模曲结尾处唢呐模仿的仿的“笑声笑声”。 2 2、通过欣赏打枣,使学生认识民族乐、通过欣赏打枣,使学生认识民族乐器唢呐,并能分辨其音色。器唢呐,并能分辨其音色。 3 3、能分辨、能分辨主题音乐出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并学唱主现的次数,并学唱主体旋律。体旋律。 教教学重点:学重点: 1 1、学生能简单哼唱主题旋律。、学生能简单哼唱主题旋律。 2 2、通过对比的方式、通过对比的方式, ,听辨听辨出吹出吹管乐器的不同管乐器的不同音色特点。音色特点。 3 3、在欣赏过程中、在欣赏过程中, ,了解音高、速度对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二单元 打枣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21张PPT 三年级 上册 音乐 课件 第二 单元 新课 2014 21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