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 奇思妙想 |苏少版 (1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 奇思妙想 |苏少版 (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 奇思妙想 |苏少版 (11).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奇思妙想教学内容:苏少版美术教材第十一册第16课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又是教材中线条训练系列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富有情趣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他们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奇思妙想带来的乐趣,激发想象,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大师作品的启发之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线描造型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线条表现能力、画面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也许不似低年级学生那么天马行空,稀奇古怪。他们的生理、心理渐趋完善,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一些理性思考,更多追求现实的、真实的和流
2、行的物象。他们对色彩有强烈的认知能力,把握物体形体的能力较强,线条表现也十分流畅,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但部分学生画风平实,缺少童趣,在作业中往往把形象画得过于简单,在大胆利用身边各种媒材进行创作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探究,认识到奇思妙想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理解发明家勤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2.通过具体的作品,了解奇思妙想的各种表现方法,能够根据一件物品或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展开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完成作品。 3.在学习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利用组合、变形、夸张等手法,画出依据
3、一件物品或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所产生的奇思妙想,丰富奇思妙想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思维,产生基于生活的奇思妙想。教学方法:通过视频及作品欣赏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引导学生感受奇思妙想的魅力。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进行创作,通过交流体验、展示评价等方式,深化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素描纸等教学过程:一、 设境导入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奇妙的广告设计。(PPT视频欣赏:创意广告视频)有人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PPT出示汽车图片。)想象一下这辆汽车正在什么地方行驶呢?欣赏完整的广告图片。(PPT)奇思妙想的广告作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 奇思妙想 苏少版 11 六年级 上册 美术 教案 16 妙想 苏少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