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部分。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同时借助换词对比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巧妙。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并逐步学习这种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1、 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巧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件:美丽的小兴安
2、岭),就让我们走到这座大花园,大宝库里去游览一番吧。二、精读课文,深化理解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大家喜欢在哪个季节去游览小兴安岭呢?指名回答。如学生找出春天一段,这样指导。默读描写春天的段落,边读边画出作者描写的事物,并体会一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树木、积雪、小鹿、)(1)树木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抽出新枝,长出嫩叶的图片)“抽出”什么意思?(长出的意思)“抽出”换成“长出”好不好?为什么?出示: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树木长出新的枝条让学生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教师小结:“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了“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
3、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课件出示第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指名读、齐读句子。(2)积雪呢?(汇成小溪,淙淙流淌的图片)流水声大吗?从哪里看出来?那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是高昂一点还是轻柔一点?试一试?指名朗读。(3)小鹿怎么样?(课件点击:溪边散步,喝水赏影的小鹿图片)指名看着图片回答,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鹿的活泼可爱写出来了,小鹿还可能在干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看能不能接着作者的句子往下说。学生练习。(4)过渡:是呀,春天是一个神奇的季节,春风一吹,冰
4、雪融化,万物复苏,小兴安岭到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的生机。那里的山青了,树绿了,水活了,你能把小兴安岭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特点读出来吗?学生练习朗读。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优美的语言记在你的小脑瓜里?现在就试一试,咱看谁的速度最快。(课件出示朗读提示),学生练习背诵。2、归纳学习方法。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这一段的?首先师生共同回忆“春”的学习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方法,探疑方法。(自学提示:读找景物读写特点读悟其情)设计意图:【通过品词析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季生机勃勃的美,体会到了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精妙。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为接下来的自主、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3小组合作,从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0 美丽 小兴安岭 第二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