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 探索宇宙|教科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 探索宇宙|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 探索宇宙|教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八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很显然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拓展延伸性。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膨胀的宇宙;第二部分是认识充满活力的宇宙;第三部分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本课实质上就是利用形象的资料展示科学家的一些重要探索成果:1、宇宙是由许多庞大的星系组成的,而且至今未发现其边界。2、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宇宙的某一部分正在不断地膨胀。3、恒星有一个较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通过这些,让学生对宇宙的结构和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概念。教材还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
2、确的宇宙观宇宙是可以被人类逐渐认识和了解的。“新设计”:1、做加法:关注时事,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探索宇宙方面的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与新成就,及时的填充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之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拘泥于课本之中,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中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其设计综合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还有2016年9月15日我国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为空间站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太空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中国计划于2018年
3、开始建造首座装备全面的空间站,2022年基本建成,在2024年之后中国有望成为唯一运营空间站的国家。2、做减法:合理使用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度调整、适度删减。由于本课图片相对较多,而且内容很生疏,离学生生活很遥远,不容易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料,使这些难懂的内容以资料的形式出示,引导并激发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了人类的重要成果,来增加对宇宙的认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宇宙的认知体系。3、做乘法: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提升,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如: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提升,通过在阅读资料中的指导,使学生知道了可以用数据、图片、影像资料来支持观点;再如,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利用活动星图
4、找星座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通过吹气球的小实验,锻炼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二、学情分析 该教材适合于六年级学生使用。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宇宙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再加上本单元中前几课的学习,他们对太阳系中的知识知道的较多,但对于宇宙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但是,他们对未知的、神秘的宇宙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愿意一探究竟。因此,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并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相关的资料,和他们感兴趣的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由于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应该很轻松,还因为很多资料是学生自己在汇报中介绍的
5、,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有了成功的体验。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科学能力: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科学态度: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体验、意识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和汇报、交流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意识到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们研究探索宇宙得到了很多的真实影像、科学数据,为我们得
6、到科学的结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2.提升学习方法(阅读方法与建模方法),提高实践能力。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设计利用观看媒体资料、图片、视频,通过学生 “观看、阅读、倾听、思考、探究、联想”等方式教学。主要设计三个活动:1了解宇宙的结构和特点,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阅读、讨论、汇报、小实验、推理联想的方式。2人类探索宇宙方面,体现了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收集、整理、汇报资料,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3利用活动星图找星座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大大提升
7、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六、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提供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过程及成果的相关资料(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数据、课件、录像资料等)。学生准备:自查并收集人类在探索宇宙中使用的科学技术的相关资料。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一直在认识宇宙,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了解?学生汇报(了解了太阳系、月相、日食和月食、环形山等等)师:大家了解的真多!面对这个神秘、斑斓的宇宙,还有很多未知的等着我们去探究,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吧!(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宇宙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欲望。】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
8、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生回答: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设计意图:复习太阳系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系统知识做准备。】3师:今天,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师:通过你的了解,你认为在宇宙中,太阳系是唯一的吗?(生:不是)师: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宇宙中的一些知识,并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设计意图: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做好心理准备。】二、学习新课,提升能力(一)阅读资料,了解宇宙1提供资料,阅读了解P1:出示阅读
9、资料1,学生阅读。师: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生:我知道了银河系,还知道了银河系很大。)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银河系大的?(生:从刚才的资料中提到的“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中列举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银河系很大。)师:能用找到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其他同学也有学习这位同学的好的、科学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找到阅读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还了解了什么是光年。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师: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也很有收获!接
10、下来,大家结合资料中的信息,能算算一光年到底有多长吗?师引导:上面的资料中说“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而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那我们根据每秒30万千米可以推算出每分钟光传播的距离吗?怎样计算?然后能根据每分钟的再算出每小时吗?再每天呢?再一年呢?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同步演示。(30x60 x60 x24 x365=946080000万千米)师:大家一起读读这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又说明了什么?(生:哇!这个数太大了!一光年的距离真是太长了!)师:大家再回看银河系的直径10万光年,你的感受怎样?(生:10万光年可是一光年的10万倍啊!银河系真是太浩大了!)【设计意图:在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 探索宇宙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3.8 探索 宇宙 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