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人教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人教部编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进行了无情地揭露,表明了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学生在学习了前面几篇课文的基础上,对鲁迅先生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我之前让学生查阅、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所以对于理解本诗赞颂像鲁迅这样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甘为人民和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并不难。只是本班学生朗读的基础不是很好,在诵读中体味诗歌感情上存在一定难度。1教学本课,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以及相关的阅
2、读链接,加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体会。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诗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其中的含义。3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可以考虑采取多种对比朗读的形式,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4在理解整首诗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两类不同的人,他们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同,从而明白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对表达感情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对
3、比朗读形式感悟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哲理意义: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对表达感情的作用。难点体会诗歌的哲理意: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教师:鲁迅像。名人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诗歌死中的片断。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及相关阅读链接,预习新课。1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鲁迅的像。仔细观察图像,你们看了这些像以后有什么感受呢?能给大家谈谈吗?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深入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的精神。我给大家搜集了一些资料,同学们在看完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7 有的 纪念 鲁迅 有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