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 -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 -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 -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2).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第4课学情分析:从教材单元整体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的后续,是宇宙单元中的第4课。有助于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模型。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转及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月相知识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简单的相互运动关系。日食、月食虽已是学生听说过或个别观察过的天文现象,但对其具体深奥的内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
2、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利用模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行的位置关系形成的天文现象。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呈现生活中真实、奇特的天文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
3、疑问。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大都知道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因此重在让学生自行获取证据来解释。通过观察分析太阳被挡住时黑影的特点,模拟日、月食实验自己得到证据,进行解释。利用课件,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得到证实、完善。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进一步激发、引导学生正确观看日食、月食。教学准备:全班:日、月食课件、录像;分组: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实验记录单。课前谈话: 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学生先数,每次可以数一到两个数字,谁先数到六谁就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同学们喜欢天文吗?你知道哪些天体呢?(太阳、月球、冥王星、海王星、金星、木星、
4、地球)刚才大家说到了很多天体,其中,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是怎样运动的你知道吗?(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课件引入,提出探究问题:1、看三个天体运动的幻灯片。2、观看视频:日食2008年的8月1日,在甘肃、新疆等地的人们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怪有趣的现象耀眼的太阳渐渐失去了光辉,明亮的天空变得如同黄昏,大约2、3分钟后,太阳才又露出了光芒,恢复了生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2008年8月1日日食录象)仔细观察日食发生时,出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你有何疑问?(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产生想探究的问题:是谁挡住了太阳光?这个黑影是谁?拉近天体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思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 -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2 六年级 下册 3.4 日食 月食 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