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人美版(2014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人美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人美版(2014秋).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抓髻娃娃1、 教材分析:剪纸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门类之一,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更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抓髻娃娃是黄河流域一带土生土长的民间主体,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性民俗文化内涵和悠久的风情、民族特色。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剪纸并不陌生。
2、百变团花过春节吉祥图案巧用对称性和剪纸中的阴刻阳刻等课程中,都涉及到剪纸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学习,多数学生能拿起剪刀剪出对称形象。但多数学生感受、应用剪纸艺术作品的机会较少,对剪纸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了解不多,还不能自如地创作表现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3、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了解剪纸的知识,探究民间剪纸-抓髻娃娃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感知民间剪纸造型简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游戏、探讨、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大胆想象、充分体验和自由创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培
3、养丰富的审美经验,感受并体验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抓髻娃娃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民间剪纸的寓意;掌握剪纸艺术的语言特点。5、教具和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等。学具:剪刀、彩纸等。6、 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直观式练习式7、教学课时:一课时8、评价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评价,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的综合评价方式。9、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话题讨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古诗:“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2、提问:在这首诗句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16 剪纸 中的 古老 记忆 人美版 20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