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及对课_省略_学形态的影响_以中学地理课程为例_李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及对课_省略_学形态的影响_以中学地理课程为例_李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及对课_省略_学形态的影响_以中学地理课程为例_李琳.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 1月 第 49卷第 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 2017 Vol.49 No.l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及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影响 以中学地理课程为例 + 李 琳 , 李 莲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 基于地理要素整体性思想,采用几何结构表达方式,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 程目标逻辑结构的演进历程及对地理课堂教学形态的影响。以核心文本为中心,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表述经历过两次重要的变化 .据此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演变历程划分为 3个阶段: ( 1)20世纪中叶至 20世
2、纪末 “ 点线单向式结构 ” 的 “ 双基目标 ” ( 基石 );( 2)21 世纪头15年 “ 立体三向式结构 ” 的 “ 三维目标 ”( 延展 );( 3)正在践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球体多 向式结构 ” 的 “ 核心素养目标 ”( 完善)。这 3个阶段的发展是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均对中国地理课堂教学 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不同阶段的教育课程目标直接影响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形态; ( 2) 不同形态的地理课 堂教学实践在实现其对应的课程目标时 .也产生了不少的偏差,地理能力的培养未能 全部体现; ( 3)当前 “ 核心素养目标 ” 指导下的 “ 地理核心素养目标 ” 有
3、助于进一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地理 能力。结论建议以 “ 知识课堂 ”“ 活动课堂 ” 和 “ 开放课堂 ”3 种课堂教学形态的协同实践,促进培育具有 地理核心素养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 课程目标;目标结构 ;课程改革;地理课堂教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 G420/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110(2017)01 0131 07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 8次课程改革,每一次课改对课程目标都有新的要求。其中, 1952年的中学暂行规程 (草案) 和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 )、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 )、 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纲
4、领性文件,也是中国基础教育课 程目标变革的标志性文本,其课程目标的表述可分别凝练为 “ 双基目标 ”“ 三维目标 ”“ 核心素养目标 ” ,具 有时代性的变革意义。在这一演进的过程中,迅速摒弃 “ 过时 ” 的课程目标,跻身新目标行列的所谓 “ 新 课堂 ” ,其教学形态却不一定完全落实新课程目标。主要原因是课程目标内涵与结构,对学科教学的理 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教学形态具有引导与限制作用。本研究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例,一方面分析不同 课程目标的推行对地理课堂教学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讨论在具体实践中地理课堂教学与课程目标之 间的偏离,最后分析 “ 核心素养目标 ” 方案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影响,
5、并给出具有操作性的实施建议。 、 “ 双基目标 ” 下的 “ 知识课堂 ” 地理教学形态 1952年 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 之一是使学生获得 “ 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并首次明确提出 “ 双基 ” 概念, 之后在我国基础教育 中存在 50多年。不可否认, “ 双基 ” 目标不仅恢复了教学的正常秩序,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曾对我国的 基础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但现在它已慢慢退隐于教育历史长河中。 * 作者简介 李琳,女,云南墨江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地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小学教育政
6、策法令选编: 19491966(上) 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研究所, 1979:3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EB/OL. http:/www. moe. gov. cn/publidU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 _309/200412/4672. html. 2001 06 08/2016 12 17.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0). 刘晓东双基 ” 理论有悖于教育学的现代观念 J.全球教育展望, 2010,( 11). 13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7、科学版 ) 第 49卷 (一)基于 “ 双基 ” 的 “ 点线单向式 ” 目标结构 “ 双基 ”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一方面讲求精讲多练,主张 “ 练中学 ” ,相信熟能生巧,所培养 的是知识型人才;另一方面崇尚教师本位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学生是教师的服从者,导致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其创造性和主动性被忽视。此种教学结构可称为 “ 点线单向式 ” 目标结构(图 1),教学过程中教师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容易导致的消极问题主要包括:( 1)学 生迷信权威、思维定势; ( 2)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 图 1 “ 点线单向式 ” 目标结构示意图 (二)落实
8、 “ 双基 ” 的地理 “ 知识课堂 ” 案例举隅 “ 双基 ” 目标,窄化了地理的育人功能,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不合适的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例如过 于刻意关注世界之最,只追求位置范围的名称及其简单理解,教学忽视德育、轻视社会实践、缺乏课外活 动,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等等,导致很 多学生 “ 读死书 ” 的不良后果。 简言之,地理课堂教学在落实 “ 双基目标 ” 的过程中体现的是 “ 知识课 堂 ” ,注重的是具体地理知识的传输,实行 “ 以师为本 ” 的课堂教学形态。下面是随机选出的 20世纪 60 90年代的常见试题(图 2),比较明显
9、地体现出该时代教学形态的风格和形式。 案例 1:20世纪 90年代某年地理高考试题 1下列湖泊: () A.里海一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B.贝加尔湖一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C.死海一世界海拔最低的咸水湖 D.红海一世界盐度最高的咸水湖 3.地壳化学元素含量第 4一 6位的顺序是 A.Ca、 Fe、 Na B.Fe、 Na、 K C.Fe、 Ca、 K D.Fe、 Ca、Na 34.读图,回答 :( 5分 ) (1) 国家名称: A是 , B是 。 (2) 高原名称: C是 , D是 。 (3) E湖的名称是 ,它是仅次于 湖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F湖的名称是 ,它是仅 次于 湖的世界第二深湖。 (4)
10、 B国沿海为 气候,其他地方为 气候。 在 “ 双基目标 ” 时代,无论选择题还是综合题,试题背景都很简单或没有背景,试题立意与设问吻合, 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以致用的引领, “ 认真 ” 考核 “ 基础知识 ” 和 “ 基本技能 ” ,命题具有课本知识再现和填图 技能为主这两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 知识型人才 ” 不 能满足社会需要, “ 双基 ” 目标逐渐势弱。 二、 “ 三维目标 ” 下的 “ 活动课堂 ” 地理教学形态 1997年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
11、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 批 “ 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 ” 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 标在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 继续得到强化并在各省区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目 余文森三维目标 ” 就像一个立方体的 “ 长、宽、高 ” N.中国教育报, 2007 04 20(6). 钟仙平 .如何促进 “ 双基 ” 教学与新课标理念的整和 LJ.数学教学研究 .2005. (9). 汪潮 .吴奋奋双基论 ” 的回顾和反思 J.中闰教育学刊 .1 996 . ( 1 ). 第 1 期 李琳,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
12、进及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影响 133 标要求远远超过 “ 双基 ” 目标,重要的问题之一即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 三维目标 ” 于我国第 8次课 程改革中应运而生。 (一)基于 “ 三维 ” 的 “ 立体三向式 ” 目标逻辑结构 “ 三维 ” 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 3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 ( Knowledge & SkUls)、过 程与方法 ( 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 割的整体,是一个课程目标的 3个方面,而不是 3个独立的课程目标。 “ 三维目标 ” 不是全盘否定 “
13、 双基 目标 ” ,而是把 “ 双基 ” 纳入或融人到三维目标当中,将课程目标由一维扩展为三维,将以师为本的传统课 程目标上升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的符合现代教育观的新目标;它不仅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且 重视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关注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情感 态度的提升。 “ 三维目标 ” 结构见图 3。于 “ 双基 ” 目标而言, “ 三维目标 ” 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其 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主要角色包括:( 1)引导学生由知道、领会到应用(包括分析和评价)逐 层次 掌握知识和技能( X维 );( 2)引导学生体会到模仿、操作、迁移逐层次的有意义、
14、有价值的学习过程 (Y维 );(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接受程度、对情感的反映与评价状态,以及学生个性化的体 现,逐层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收获 ( Z维)。知识技能目标决定教学的宽广度,过程方 法目标决定教学的有效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决定教学的深刻度。 3个维度互相促进、相互补充、均 衡发展,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由内而外全方位立体发展的有素质的人,而不 只是知识的储蓄罐。 教学中,目标层次交聚处为学生的发展水平 ( n)。 比如:原点附近 X1、 Y1、 Z1 交聚处为低水平发展区 “ ” ,其教学形态是 : X维上为程度不深的 “ 知道 ”
15、层次, Y维上为机械 “ 模仿 ” 学习 层次, Z维上为 “ 接受 ” 层次 ;若学生采用适宜自己的优秀个性化学习方式 ( Z3), 能迁移应用地学习 ( Y3), 学习程度到评价层次 ( X3),则处于最高水平发展区 “ n” 区。 (二 ) “ 三维目标 ” 的地理课程实践偏差 “ 三维目标 ”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同水平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重视和运用的层次差异 , H 维目标落实不均衡,使维度和层次自由组合形成的学生学习发展空间位置各异,例如:过于强化知识和 技能,忽略其他维度目标,学生的发展趋势便是随着 X的增长, Y、 Z只是停留在第一层次或缓慢发展, 目标模型由正方体变为向
16、 X方向延伸的, Y、 Z缩减的长、宽、高互不相等的长方体(图 4),学生发展受限 制或不正常发展。表1展示的是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重视三维整合发展而造成的几种典型目标偏差 的教学形态状况。 王璞过时 ” 的双基与 “ 过激 ” 的三维目标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3). 13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49卷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图 4 “ 三维目标 ” 不均衡落实结构示意图 表 1典型目标偏差的教学形态及其教学设计与评价比较 目标偏差教学 形态类型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 教学实录 评价 (1)知识技能强 化型(重视 X, 弱化 Y、 Z) 请同
17、学们看书回答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什么?完成 填图练习 1。学生看书,然后做填图题,最后对答案。 (用时 8分钟) 学生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 学习兴趣受到摧残。教学容易机 械死板、呆滞沉闷。 (2)过程方法强 化型(重视 Y, 弱化 X、 Z) 一 、分组学习(每组 13人 ):( 1)第 1小组讨论主要地形 区,有同学快速找到了答案,其他同学也就算完成了任 务;第 2小组讨论地势特点;第 3小组讨论地形特点; 第 4小组总结地形特点。都不知道怎样探索,秩序混 乱,最后从书本上找到结论。 ( 2)各组汇报(用时 15分 钟)。二、模型制作:用橡皮泥制作中南半岛地形模型 (用时10分钟 )。
18、教师盲目应用新课程倡导的 “ 自 主、合作、探究 ” 学习,盲目体现方 法多样,因此方法应用表面化(如 各组任务太少且分配不均衡,无 学法指导)、重复累赘,看似热闹, 实则浪费时间,秩序混乱。 (3)情感态度价 值观强化型(重 视 Z, 弱化 X、 Y) 请同学们观察地形图,写一首诗,概括中南半岛的地形 特点,然后依次朗诵各自的诗句作品。教师最后总结: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在 50年代访问东南亚时写赠缅甸 友人 :“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 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 流水。 ” 大家看,老革命家对地理山川了如指掌,对邻国 友人情深意厚,仿佛世间万事万物都
19、尽揽其间,且文笔 生动,用词非常之妙,读起来朗朗上口,寥寥几句就勾 勒出恰如其分的地形特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好! 根据诗词,请同学说说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学生重 复诗句,教师修正为地理专业表达(用时 15分钟)。 一方面, 泛化和窄化了地理学科 Z维目标的内涵。基于东南亚地 形特点的 “ 情感 ” 内容,应该增强 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 心、审美情趣,激发其探究地理问 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地理 的兴趣。该教学设计没有体现出 来。另一方面,致力于体验法,倡 导实践性学习,但是容易出现: (1)教学时数不够和地理学科特 点弱化的问题; ( 2)空洞虚化的地 理教学形态问题。 (三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基础教育 课程目标 演进 省略 形态 影响 中学 地理 课程 李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