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基于雇佣合约的视角-李小瑛.pdf





《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基于雇佣合约的视角-李小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基于雇佣合约的视角-李小瑛.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1卷第2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31 No22016年3月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Mar2016doi:1016299j1009-6l 16201602002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基于雇佣合约的视角李小瑛1, 赵 忠2(1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我国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形式多样。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基于回归、分解和倾向值匹配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考察在不同雇佣合约下工
2、人收入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一步区分不同雇佣类型工人的收入差距是市场有效性的反应还是市场分割带来的租金。回归结果表明,雇佣合约期限与收入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不同雇佣合约关系下的工人收入决定机制存在差异。进一步的分解发现,在均值和不同分位数上分割效应对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始终高于禀赋效应即不同雇佣合约类型之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本文还采用分层倾向值匹配去除可观测的样本选择偏差,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不同雇佣合约之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收入差距这一结论。关键词:雇佣合约;劳动力市场分割;收入差距;均值分解;分位数分解;分层倾向值匹配法中图分类号:F24924;F224;F27292 文献标
3、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6)02001011一、引 言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在劳动力配置上表现为依靠行政指令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方式逐渐被市场机制所取代;大锅饭的分配体制逐渐被淘汰,市场对工资的决定作用逐步增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经历了诞生、发育到逐步深化的过程,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由于部门改革进度不一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配置的障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依然明显(D6murger et a1,2009)11。已有文献从多种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
4、的问题,如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之间的分割(Meng&Zhang,200 1;Maurer-Fazio&Dinh,2004;KnightYueh,2009)心4,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Dong et a1,2004),o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Zhao,2001;Zhao,2002;Dong eta1,2002;Chen et a1,2005)。1,以及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D6murger et a1,2009)1等等。简言之,我国的城镇劳动力分割特性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劳动合同对打破劳动体制中的大锅饭和铁饭碗,推动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使我国城镇劳
5、动力市场的雇佣合约关系呈现出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僵化走向灵活、从高稳定走向高流动的特点(李小瑛、赵忠,2012)010。本文关注的焦点是雇佣合约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的不同雇佣合约之间是否有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20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放弃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有关完全收稿日期:201511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及其对收人不平等的影响研究”(71303266)。作者简介:李小瑛(1983一),女,重庆人,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赵忠(1969一),男,云
6、南红河人,中I$1)k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健康经济学、公共政策。10万方数据第31卷第2期 李小瑛,赵忠: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假定,转而强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就业与收入机会的差异。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利用效率工资理论、试用期理论和信号理论来解释工资的决定机制和工资差异。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全,尤其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激励工人努力工作。Shapiro&Stiglitz(1984)叫认为,企业给稳定雇佣合约的工人支付效率工资,提高其偷懒的预期损失;对于灵
7、活性岗位上的工人,企业则不支付效率工资。试用期理论也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认为工人相比企业拥有更多关于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信息。在不确定工人的技能与岗位匹配效果的情况下,企业首先与工人建立短期的、l|缶时性的雇佣合约作为了解工人信息的途径,在短期雇佣合约结束时决定是否与工人签订长期或终身的雇佣合约(Blanchard&Landier,2002)。12。根据试用期理论,获得稳定雇佣合约的工人,其能力与岗位匹配度较好,雇佣合约的稳定性与收入之间呈正向关系。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对应,信号理论(Spence,1973)列强调人力资本投资仅仅是信号,发挥筛选作用。工人接受教育只是向企业发出信号,
8、表明自己具有培训潜力,从而进入以稳定雇佣合约为主要特征的一级劳动力市场。这些理论表明雇佣合约的授予不仅仅基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还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雇佣合约本身可能反映了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事实上,我国实践中广泛存在的体制内与体制外员工的区别,大量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雇佣合约安排的现象揭示出我国雇佣合约的授予及不同雇佣合约带来的收入差别很大程度可能是“寻租”的结果。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逐渐深化,雇佣合约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及2013年实施的对劳动合同法的修改都充分显示了雇佣合约的重要地位。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雇佣合约连接了宏观劳动力
9、市场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微观经济主体,它与工人的工作类型、议价能力和个体特征相关(Baron,1988;Abbott,1993;Kalleberg,2009)46|。在不同雇佣合约中,企业解雇工人的成本不同,工人面对的就业稳定性各异,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回报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将影响企业和工人的决策,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因此研究雇佣合约类型与劳动力市场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8年的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检验在不同雇佣合约关系下工人收入决定机制的差异,进一步的分解结果显示在均值和不同分位数上分割效应对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始终高于禀赋效应,即不同雇佣合约类型造成
10、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收入差距。本文还采用分层倾向值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去除可观测的样本偏差,匹配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不同雇佣合约之间存在显著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后续内容如下:第二部分是研究策略和采用的数据;第三部分估计不同雇佣合约类型下工人的收入方程;第四部分对不同雇佣合约工人的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以厘清与雇佣合约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第五部分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去除可观测样本的选择性偏差,以检验主要结果的稳健性;最后是结论。二、研究策略与数据(一)研究策略按照雇佣合约期限以及是否签订雇佣合约,本文将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受雇者
11、的雇佣合约类型划分为类终身雇佣合约、长期雇佣合约、短期雇佣合约和无雇佣合约四种类型,分别对应无固定期限合约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工、一年期以上固定期限合约、一年期以下固定期限合约,以及没有签订雇佣合约的情形。相比较已有文献中按照固定和非固定合约期限、正规和非正规雇佣的二元划分方式,本文对雇佣合约的分类覆盖了整个受雇者群体,划分标准更为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二元划分中雇佣合约内部样本的异质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回归、分解和倾向值匹配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在不同雇佣合约下工人收入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一步区分不同雇佣类型工人的收入差距是市场有效性的反映还是市场分割带来的租金。具
12、体而言,首先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估计在不11万方数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同雇佣合约下工人的明瑟收入方程(Mincer,1974)“,考察在不同雇佣合约下各种特征变量对收入的影响。其次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Oaxaca,1973;Blinder,1973)”“1,将不同雇佣合约间工人的平均收入差距细分为个人特征变量解释部分(即禀赋效应)和系数解释部分(即分割效应)。分解的结果可初步反映出不同雇佣合约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然后,进一步对收入分布采用Juhn et a1(1993)口叫提出的JuhnMurphy-Pierce(JMP)分解方法,在收入分布函
13、数上将收入差距进行分解,深入考察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禀赋效应和市场分割效应各自的影响程度,以探讨市场分割程度是否会随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最后,利用分层倾向值匹配方法(PropensityScore Matching Methods)去除与工人所持雇佣合约类型相关的可观测的样本选择偏差,进一步对雇佣合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主要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二)采用的数据及描述性统计本文采用的数据是2008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RUMIC)项目的微观家庭调查数据。样本覆盖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9个省份和15个城市。问卷调查包括家庭信息和个体信息,如教育、就业、基本福利、收入、支出、
14、固定资产等。数据既包括城镇居民,还包括外来务工者,本文采用调查数据中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是研究雇佣合约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本文根据年龄和当前的就业状态剔除了劳动年龄之外的人口和处于非就业状态的人口,如退休、上学等。月收人为从当前这份工作中得到的每月合计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和实物折现,小时收入采用月收入除以每月工作小时数。表1是对变量进行分类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表1描述性统计结果注:性别、婚姻状况和汉族是虚拟变量,其中,“1”分别代表虚拟变量中男性、已婚和汉族。月收人由高到低分别是类终身雇佣合约、长期雇佣合约、短期雇佣合约和无雇佣合同的工人,即月收入与雇佣合约期限以及工作稳定性
15、变动方向一致。无雇佣合同和短期雇佣合约工人的月收入远低于全体样本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周工作小时数与收入水平的情况刚好相反,即雇佣合约越灵活,工人每周工作的小时数越多,这意味着不同雇佣合约之间的工人小时收入差距比月收入差距更大。从表1的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企业规模12越大,提供长期稳定雇佣合约的可能性较高。从工人本身的特征来看,教育水平、工作年限、年龄与长期雇佣、类终身雇佣之间有正向关联;性别、婚姻和民族等特征在不同雇佣类型间的差异较小。直接分析月收入差距将低估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月收入和月工作小时数将收入变量换算成小时收入。小时收入以及对数小时收入的核密度函数如图1所示。图1左图显示,不
16、同万方数据第31卷第2期 李小瑛,赵 忠: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20 40 60 8小时收入os二耋嘉翟铲二篓翼雪型佣图l 小时收入和对数小时收入的核密度函数注:左图是小时收入的核密度函数,右图是对数小时收入的核密度函数。雇佣合约工人的小时收入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不仅均值不等,收入函数的峰度和偏度等差异也较大。由于小时收入的分布表现出长尾的特征,本文采用对数小时收入有效地去除了非正态分布带来的影响,如图l右图所示。考虑到不同雇佣合约的工作时长存在差异,以及小时收入分布的长尾特征,后文的分析建立在对数小时收入基础上。三、不同雇佣合约下的收入决定方程本文分别估计全部样本堆垒的明
17、瑟收入方程和在不同雇佣合约下的明瑟收入方程。堆垒模型假定不同雇佣合约的工人对数小时收入的截距不同,截距回归系数的差异反映了雇佣合约带来的收入水平的总体差异。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就业特征和城市特征等变量之后发现,相对于签订长期雇佣合约的工人而言,无雇佣合约、短期雇佣合约工人的小时收入水平明显较低,而类终身雇佣合约工人的小时收入水平明显较高,如表2第1列所示。在不同雇佣合约下企业面对的解雇成本,工人面对的就业稳定性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存在差异,因此不同雇佣合约的收入决定机制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估计出无雇佣合约、短期雇佣、长期雇佣和类终身雇佣四种合约关系下工人各自的对数小时收入方程,如表2第2到第5
18、列所示。实际上,堆垒模型和分类回归模型之间形成嵌套模型,即通过限制分类回归模型除截距外的所有特征变量系数相等可以得出堆垒模型。本文对嵌套模型进行了LR检验,检验结果拒绝了特征变量在各种雇佣合约中回报率相同的假定,因此,采用分类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特征变量对收入的影响更加合理。分类回归结果显示,不同雇佣合约工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存在差异。短期雇佣和长期雇佣合约工人的教育回报率水平最高,类终身雇佣工人的回报率最低。教育对于个人是否能够获得类终身雇佣合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教育回报率在类终身雇佣工人内部却不高。工作年限是人力资本水平的另一个指标,工作年限对长期雇用和类终身雇佣的工人收入有着正向影响,对短
19、期雇佣和无合同工人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雇佣合约与收入方程的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雇佣合约下工人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方程不尽相同。由于收入的差异可能源于工人禀赋差异(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可能源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带来的租金(反映与雇佣合约相关的市场分割),因而为了进一步考察不同雇佣合约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有必要对收人差距的来源做深入的剖析。四、雇佣合约类型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为了探究不同雇佣合约之间工人的收入差距来源,估计雇佣合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本节对在不同雇佣合约下工人的对数小时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一)均值分解结果根据Oaxaca(1973)引和Blinder(
20、1973)19提出的对线性回归的分解方法,可将不同雇佣合1 3万方数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约工人的对数小时收入的均值差异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变量解释部分,反映由于工人的个人特征、工作单位特征和工作城市等所带来的收入差距,即禀赋效应;第二部分是系数解释部分,反映特征相同的工人,在不同雇佣合约下禀赋回报差异带来的收入差距,即分割效应。考虑如下的线性回归方程Yi。=X。成+s”g=A,B表示不同的两组样本。OaxacaBlinder分解的一般形式如(1)式所示:X。(卢一卢。) (1)(1)式中y代表不同雇佣合约下的小时收入对数,x代表影响小时收入的变量,口为收入方程
21、的回归系数。方程右边第一项代表由禀赋效应解释的收入均值差异,第二、三项代表由分割效应解释的收人均值差异。参照系数口是假定不同雇佣合约工人之间不存在市场分割时的回报系数,根据Neumark(1988)21 3和OaxacaRansom(1994)m1分析性别工资差异的方法,采用堆垒回YAYB=(以一X。)卢+X。(成一卢)+ 归的系数卢。作为p的取值并进行分解,得到表2对数小时收入方程的回归系数注:、“、分别表示系数在01,005和001水平显著;括号内的数字是其上方系数对应的标准误差;雇佣合约、单位所有制、职业、行业和城市等固定效应对应虚拟变量的参照组分别为长期雇佣、国有和集体企业、技术工人、
22、广州市。14万方数据第31卷第2期 李小瑛,赵忠: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均值差异的分解公式如(2)式所示:匕一Ys=(X。一X。)卢。训+X。(卢一卢。)(2)基于(2)式得到的收入均值分解的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雇佣合约工人的收入差距既受到禀赋效应的影响,也受分割效应影响。在无雇佣合约和短期雇佣之间,以及长期雇佣和类终身雇佣之间的收入差距中,分割效应超过了禀赋效应,即与长期雇佣和类终身雇佣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短期合同与无合同工人之间的市场分割效应较小,两者的收入差距主要源于禀赋差异。这表明短期合同与无合同工人基本处于同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表3 Oaxaca-Blin
23、der分解小时收入对数差距注:分解取堆垒回归的系数为参照系数;表示系数在o01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数字是其上方系数对应的标准误差。总体而言,类终身雇佣与其他雇佣合约之间存在显著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长期雇佣与其他雇佣合约之间的分割也十分显著,短期雇佣与无雇佣合约之间的分割效应不显著唧。(二)分位数分解结果如图1的核密度函数所示,各种雇佣合约的收入除均值存在较大差异外,收人分布曲线形状,包括峰度和偏度差异都较大。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只针对收入的均值进行分解,忽视了收入的整体分布情况。本文进一步采用JMP分解方法(Juhn et a1,1993)口,将收入分布纳入分解过程。此外,J
24、MP分解可将总体差距(丁)分解为三个主要部分:变量解释部分,即禀赋效应Q;系数解释部分,即价格效应P;不可观测因素影响,即残余部分u。后两部分(P和u)代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y代表对数小时收入的分位数值,对不同雇佣合约之间在收入分布上的对数小时收入差距的分解如(3)式所示:LYe=y1一y1。+(Y2一y2。)一(1,1。一Y1。)+(y3。一Y3。)一(Y2。一Y2。)(3)JMP分解方法可以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是否会随收入水平而变化。本文在5、10、25、50、75和95的6个代表性分位数上对不同雇佣合约工人的收人差距进行分解,分解的三部分中,禀赋效应(Q)是市场有效性的反映,价格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城镇 劳动力市场 分割 收入 差距 新趋势 基于 雇佣 合约 视角 李小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