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摘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文摘读后感.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文摘读后感教育文摘读后感(一) 责任与爱心读后感 打开教育文摘,开卷篇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触颇深。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每个人除了主动而积极的学习之外,还要懂得爱与尊重。即使被认为是 无可救药 的人,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对他进行挽救和改造,尤其作为教师更因担负起教育、引导、发展的责任。 教师育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必须具备爱心和责任心。一位名符其实的好老师必须具备这种良好的师德和优良的职业作风,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教育、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和熏陶学生,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工作应该把以 学生为中心 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2、,用爱心和责任心去感染学生。对待差生首先要树立 教育就是要培养人,转变人,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的思想,坚持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观察、分析和教育,尊重教育效果的客观性,探讨教育措施,进行不懈的教育效果的积累,以达到质的飞跃。在塑造人、转变差生过程中,要细致了解和分析学生,找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做到眼中有 人 ,因人施教,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学生犯了错误,批评处理要恰当,否则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有了一点进步,教师就要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其形成较完美的人格。 教师自始至终都应把一颗爱心融化在学生的心田,以微笑和友谊蕴含学生的不足和过错,以情感和宽容激励学生的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育人的本职工作。我
3、想,只要每个教师都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就不会有 孺子不可教 的现象存在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育文摘读后感(二) 学习名师应有的几个视角读后感 文/许丽静 听名师上课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惊叹于他们举重若轻的调控能力,痴迷于他们游刃有余的教学技巧,沉醉于他们启心启智的教学语言,流连于他们诗意栖居的课堂氛围。名师上课处处体现出一种大气,一种从容,一种优雅。我认真地听着、看着、想着,但是我并没有做详细的书面记录。我觉得应该关注的不是名师们的 技法 ,而是他们 技法 背后的 理念、精神、人格和境界 。那么,如何学习名师呢? 学习名师,不能仅限于模仿。名师大多身怀绝招
4、,绝招一出,常常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课堂顿显别有洞天。面对名师的时候,不少人天真地做着买椟还珠般的傻事,执迷于一招一式的摹仿,追求形似,却忽视了神似。这样的东施效颦,使我们很难跨过肤浅的路障,跨进真正的理想境界。齐白石有句名言: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 学习名师,不能只关注课堂。绝大多数教师观摩名师教学时,态度相当认真。听课时一边看一边记,生怕漏掉点什么。返校后,对照着听课记录,回想着名师们的一言一行,常常 拿来主义 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可大都又是上成了 四不像 ,与期望的效果落差太大。于是大为困惑,人家使着好好的招术,怎么到自己这儿就不灵了呢?名师的成就决非一朝一夕换来的,那是经过长期积累
5、、反复历练、不断反思的结果,他们是用自己的一生来备课和上课的。 台上40分钟,台下几十年功 。学习名师,不能只关注课堂,要多关注课堂上的精彩究竟从何而来。 学习名师,不能迷失了自我。教育是十分个性化的行为,真正的名师,无不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学习名师,()不能盲目崇拜,应该努力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个性,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目标。而名师用着顺手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未必对我们也适用。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只有把名师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个性中,学习的过程才真的具备了激励成长的功能。学习名师就是要学出一个独特的自我,让教学因我而更加精彩。 学习名师,
6、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特级教师王崧舟说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这四大支柱的建构,需要通过不断地读书方能实现。这样我们站在讲台上,才敢说: 我就是语文! 学习名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教师的课堂行为是教师内在素养与外在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注意修炼内功更为重要。名师不只是教书好,人品、道德、涵养也都堪称表率。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不能成为名师的。作为一个名师,首先他是一个好人,其次才是课讲得好。这种
7、老师,自有一种人格的魅力,足以成为大家的榜样;这种老师,能够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这种老师,在学生心中,有一种信赖感和崇高感,学生对这样的老师的佩服是全方位的。 名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学习名师,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独特感悟、独到见解、文化底蕴、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教育文摘读后感(三) 远近高低各不同读后感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如果能在提问上多下工夫,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提问呢?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提问的方法,讲究提问的艺术,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 一、要注意提问的态度。提问的目的就是
8、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另外,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 尖子 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 二、提问次数要适度。提问并非多多益善,提问的次数要
9、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掌握一个度。过多,学生易紧张而来不及思考;过少,则缺乏必要的启发,学生听课容易懈担 三、要有一定的梯度。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 例如讲解 拿来主义 时,就应多设几级提问的阶梯: 拿来 是指什么而言? 拿来 的原则、方法是什么? 拿来 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是 拿来 ? 拿来主义 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才能启发学生对 拿来主义 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 四、要选准提问的角度。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问,但最佳角度只有一个。选准一个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如,项链一文中 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这个问题,就显得太大,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理解文章中的两句话: 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这些年来我忍受着许多苦楚, 而且都是因为你! 路瓦栽夫人的遭遇是不是因为丢项链这件小事情而引发的呢? 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