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任燕妮.pdf
《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任燕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任燕妮.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铕哿-私期 如,雾饿慧。黑毳煮慕日热心脚。 蹦g瓮;箜!Z鲞笙垒塑 生些翌型型皇!丝!塑!型生生墨!竺翌2型!旦型鱼丝竺竺二竺兰竺竺宏观经济研究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任燕妮,李录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农村的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不能给农村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城乡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农村的正规教育、医疗保健、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农村人口的迁
2、移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多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必备的人力资源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能动性,改革现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保护农民生存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关键词:城市;农村;信息技术;二元社会结构;人力资源;农村人口;医疗保健;互联网中图分类号:F啪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l(2016)040071一05一、引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表明,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5,对比2005年的1 931万人,农村网民人数增加
3、了近10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也已经由2007年的74提高到2014年的288,【11这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蓬勃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信息技术以突出的信息渠道、交流互动、商务交易等价值已经渗透到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城乡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不仅深刻改变城乡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从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角度看,农村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是促使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加深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加大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不但能有效缩小
4、城乡“信息鸿沟”、消除城乡间的信息壁垒,还能促进农村思想观念的更新、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农村的人力资本质量,从根本上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我们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重新探讨信息技术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希望可以为我国制定解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研究的信息技术指基于通信网、互联网等可以提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等多种业务的通用智能工具,包含有收音机、电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及互联网等各类信息技术装置和服务。二、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形成城乡关系是一种基本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
5、的,因此,城乡二元结构被定义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12在市场成长、分工深化等力量促使下,中国经济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距,由此产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为了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快速实现工业化,学习前苏联社会主义模收稿日期:2015073l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大学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20803)作者简介:任燕妮(1983一),女,陕西富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一农业经营管理;李录堂(1962一)
6、,男,陕西岐山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农业经营管理。71万方数据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2016年第4期式和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建立并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陆学艺等认为所谓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全国实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在此基础上,把全体居民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一经登记人册,一般就不能变更。非农业户口的人从事二、三产业,基本上居住在城镇,称为城市居民。而农业户口的人则从事农业,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农村,称为农民”。f31因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就是按户籍把全国公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
7、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和公民权利方面政府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政策,区别对待城市居民和农民;此外,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隔离城市居民和农民,使其各自的身份凝固化,难以逾越,从而形成城乡居民的社会区隔。H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博克在长期考察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国内存在着两个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完全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子系统。5l我国在建国后,实行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城市福利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城乡分割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已有研究表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性工业化战略、高度集中的
8、计划经济体制、基数巨大且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严重制约着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限制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纳,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q综上所述,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产生、存在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诸多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辅助性制度。三、解构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现实必要性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一个社会中的人民在经济、文化各方面不能整体均衡发展,一部分群体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另一部分群体。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
9、茨最早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1)医疗和保健;(2)在职人员培训;(3)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72目,包括那种多见之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5)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8】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及医疗保健等方面,这些投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但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非常不利,不能给农村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村教育发展落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对城
10、市和农村实行不同政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导致城乡的教育资金投入、教育基础设施、教师师资分配结构极不合理,城乡居民的教育权利不平等,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第二,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滞后。乡村卫生院医疗设备、设施简陋、陈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且普遍业务素质偏低,农民难以在乡镇或者村级医疗机构就医,“看病难”现象依旧严重。第三,农民的迁徙自由严重受限。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使农民进城门坎高,直接影响了城乡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客观上剥夺了农民接受城市文明,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权利。第四,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仍然实行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比较完整
11、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民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人才的严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改革现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保护农民生存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入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四、信息技术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社会方面,笔者主要从人力资本的几种形成方式出发,分析信息技术给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一)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教育不平等为代表的城乡机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二元社会差距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国教育二元结构现象突
12、出,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差距巨大,优质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相对而言,农村地区教万方数据密l舜终济研究 任燕妮,李录堂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研究育资源匮乏,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及城市。城乡教 理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依托卫生信息网络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平衡等造成各级各 系和相关技术建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可以类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城乡 将疾病预防控制的网络末端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间发展都不均衡,现代信息技术对城乡教育资源的 延伸到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均衡、合理分配起到积极的作用,为缩小城乡教育差 院,加强对疫情和突发公共
13、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的分距提供了技术保障。9】我国2010年7月颁布的国 析、预警能力;最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远程卫生服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l卜2020 务平台,提供远程医疗咨询、远程卫生信息共享等服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务,可以提高城乡卫生资源共享与利用程度,提升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入 乡卫生服务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市和农教育教学,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传统的 村在医疗服务能力上的鸿沟。教学和学习形态,对城乡教育的影响日益扩大。对 因此,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对城乡卫生资源进教师来说,通过网站、视频等可以学习、借鉴优
14、秀教 行整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保障城乡的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 公共卫生事业同步发展,打破以往城乡之间因医疗平;学生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教学网 卫生发展不均衡而造成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巨站等接触优质学习资源,与名师在线互动,扩大知识 大差距。面,提高学习效果,改善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如今,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的例子 保护农民迁徙自由屡见不鲜,如山东泰安智慧教育云平台、湖北恩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地向信“云视讯”教学系统平台等启动“同步课堂”以及 息社会迈进,信息技术对于就业的影响也越来
15、越突出。MOOc教学,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让两地学生平 1信息技术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一方面,信等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城乡学生在同一时间接受相 息技术带来的办公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减少了传统同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些都充 行业普通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同分体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公共教育服务均衡 时也消除了一些重体力劳动或危险的工种,减轻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 很多工作任务,这些都导致传统行业就业人数锐减。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效消除因地域、经济等外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界因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我国 城乡 二元 社会 结构 体制 影响 研究 基于 人力资本 视角 任燕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