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讲解.pptx
《QC七大手法讲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大手法讲解.pptx(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品质工艺部1品质工艺部(一)、(一)、QCQC工具简介工具简介 QC QC统计工具的分类统计工具的分类 七大手法的用途及注意事项七大手法的用途及注意事项(二)、如何运用(二)、如何运用QC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 QC QC老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 QC QC老新七种工具老新七种工具(三)、其他简易工具(三)、其他简易工具(四)、思考练习答案(四)、思考练习答案2品质工艺部(一)、QC工具简介 QC QC统计工具的分类统计工具的分类老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调查表关联图排列图亲亲和图(KJ法、A型图解)因果图系统图(树图)散布图矩阵图分层法网络图直方图PDPC法(过程决策图法)控制图矩阵
2、数据解析法3品质工艺部(一)、QC工具简介 QC QC七大手法的用途及注意事项七大手法的用途及注意事项q 老七种工具的运途老七种工具的运途 QC QC 七种工具七种工具 散布图排列图简易图表调查表 因果图 直方图 控制图序号程序方法12345678910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巩固措施遗留问题确定主因分析原因设定目标现状调查选题注:注:1 1、特别有效特别有效 有效有效 有时采用有时采用 2 2、简易图表包括:柱形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箭条图、简易图表包括:柱形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箭条图4品质工艺部q 新七种工具的运途新七种工具的运途 (一)、QC工具简介正交实验矩阵图亲合图系统
3、图 矩阵分析 PDPC 矢线图关联图 新新QC QC 七种工具七种工具 序号程序方法12345678910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巩固措施遗留问题确定主因分析原因设定目标现状调查选题注:注:1 1、特别有效特别有效 有效有效 有时采用有时采用 2 2、简易图表包括:柱形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箭条图、简易图表包括:柱形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箭条图5品质工艺部(一)、QC工具简介q 新七种工具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新七种工具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v 统计工具使用的原则: 宁可不用,不可错用。 v 五点注意事项: 该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 使用工具后就要有所收获 能用简单的不用复杂的 工具要“
4、使用”不要事后编套 先学后用、学会再用、学以致用 准确 有效 恰当 真实 正确 6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C老七种工具 调查表调查表调查问题的原因类别和数量关系,为排列图、直方图提供数据;又名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 q 概念与用途:概念与用途: 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能够促使我们按统一的方式收集资料,便于分析,在质量改进的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q 应用步骤:应用步骤: (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资料。7品质工艺部 (3)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和负责人。 (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
5、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 (5)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6)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该调查表格式。调查表的样式多种多样,可根据需要调查的项目灵活设计。 q 应用注意事项:应用注意事项: 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调查项目进行分类,分类的规则即考察事务的维度,如人的年龄、学历、收入状况等;不合格的类别、位置、模式等,不可混淆。(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8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应用实例:应用实例:不合格种类不合格种类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小计小计表面缺陷正 正 正 一16裂纹正 正 一11装配不良一
6、1形状不良正 正 一11其他正 一6总计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45q 思考练习:思考练习:设计一份交通事故分类调查表。9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 排列表排列表分析因素影响的大小;又名柏拉图、pareto图。 q 概念与用途:概念与用途: 柏拉图是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即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问题中确定关键的少数的一种方法。 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V.Pareto)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洛仑兹(M.C.Lorenz) 美国的朱兰博士(J.M.Juran)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
7、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10品质工艺部q 排列图的分类:排列图的分类:(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 分析现象用的排列图。分析现象用的排列图。这种排列图与以下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1)质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2)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3)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4)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分析原因用的排列图。分析原因用的排列图。这种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1)操作者:班次、级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2)机器: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3)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4)作业方法:作业环
8、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作业方法。 11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应用排列图的步骤:应用排列图的步骤:(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2)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3)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4)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5)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6)画两条纵轴和一条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度;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7)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格项频数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8)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出累计值(累计频数
9、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巴雷特曲线)。 (9)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时间、主题、数据合计等等。 12品质工艺部q 应用注意事项:应用注意事项:(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1)项目分类一定要按照同一维度。 (2)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图不同。(3)为了抓住“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0%80%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也即主要因素;在80%90%间的因素为B类因素,也即次要因素;在90%100%间的因素为C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 (4)如果“其他”项所占百分比很大,则分类不够理想。(5)如果数据是质
10、量损失(金额),画排列图时质量损失在纵轴上表示出来。 13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应用实例:应用实例:电气不良状况记录表 : 期间:2003年8月8-28日 过程检查组 检验者: 周易14品质工艺部依分类项目,作数据收集整理,并做成统计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15品质工艺部形成图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累计影响比例(%)不合格项目不合格数 17013610268340 收敛收敛 几何几何 白平衡白平衡 敲闪敲闪 无书无书面面 书书面面 其他其他 不良不良 失真失真 不良不良 倾倾斜斜100%80%60%40%20%016品质工艺部q 思考练习:思考练习: 某Q
11、C小组对零件不合格原因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表,试完成排列图和统计分析。序号序号缺陷项目缺陷项目不合格数不合格数累计不合累计不合格数格数 累计百分累计百分比(比(% %) 1外箱花(划伤)20852外箱变形7993外箱有毛刺4564喷涂不合格2145其他330合计合计(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17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 因果图因果图分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原因;又名石川图、鱼刺图、特性要因图 。 q 概念与用途:概念与用途: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它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
12、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许多可能的原因可归纳成原因类别与子原因,画成形似鱼刺的图,所以该工具又称鱼刺图, 18品质工艺部q 应用因果图的步骤:应用因果图的步骤:(1)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2)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原因。(3)开始画图。把“结果”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主要原因放在它的左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4)寻找所有下一个层次的主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因)枝上;继续一层层地展开下去。如图所示。一张完整的因果图展开的层次至少有二层,许多情况下还可以有三层、四层或更多的层。(5)从最高层次(即最末一层)的原因(末端因素)
13、中选取和识别少理(一般为35个)看起来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原因(一般称重要因素,简称要因),并对它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如收集资料、论证、试验、采取措施、控制等。 (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19品质工艺部q 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1)确定原因时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免疏漏。(2)确定原因,尽可能具体。(3)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4)验证 。 (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使用使用因果图的注意事项:因果图的注意事项:(1)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重要性;(2)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20品质工艺部q 应用应用实例实例 1 1:
14、冲压作业效率低的因果图(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21品质工艺部q 应用应用实例 2 2: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因果图(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22品质工艺部q 思考练习:思考练习:试用特性要因图分析饭不好吃的原因。(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 散布图散布图分析成对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q 概念与用途:概念与用途: 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如(,),每对为一个点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 在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群,研究点子群的分布状态便可推断成对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 在散布图中:当增加,相应地值也增加,我们就说和是正相关;当增加,相应地值却减少,我们就说和之间是负相关。23品质工艺
15、部q 六种常见散布图六种常见散布图(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强正相关强正相关024681012141618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XY强负相关强负相关024681012141618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XY(1) 强正相关(2) 强负相关24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3) 不相关(4) 非直线相关不相关不相关0246810121416180123456789 10 11 12XY非非直直线线相相关关02468100123456789 10 11 12XY弱正相关弱正相关024681
16、0121416180123456789 10 11 12XY弱负相关弱负相关0246810121416180123456789 10 11 12XY(1) 弱正相关(2) 弱负相关25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应用散步图的步骤:应用散步图的步骤:(1)收集成对数据(,)。(2)标明轴和轴。(3)找出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用这两个值标定横轴和纵轴。 (4)描点。(5)判断。q 散布图的相关性判断:散布图的相关性判断:(1)对照典型图例判断法。(2)象限判断法。(3)相关系数判断法等。26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应用应用实例实例 :YX身高体重q 思考练习:思考练
17、习: 现有一化学反应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应数据如下表,试以散布图手法了解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何?27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 分层法分层法按照不同影响因素,寻找问题真实原因和变化规律;又名层别法、分类法、分组法。q 概念与用途:概念与用途: 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 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 分层的目的不同,分层的标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分层可采用以下标志: 28品质工
18、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人员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等分层。机器机器:可按设备类型、不同的生产线等分层。材料: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方法: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方法、等分层。测量: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人员和环境条件等分时间:时间:可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层。环境:环境:可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湿度等分层其他:其他:可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缺陷内容等分层。29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应用分层法的步骤:应用分层法的步骤:(1)收集数据。(2)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分层标志。(3)分层。(4)按层归类。(5)画分层归类图。
19、q 应用实例:应用实例: 某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漏油。经过50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种情况:(1)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不同;(2)所使用的气缸垫是由两个制造厂提供的。 于是对漏油原因进行分层分析:(1)按操作都分层,如表1所示;(2)按气缸生产厂家分层,如表2所示。 30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31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 由以上两个分层表容易得出:为降低漏油率,应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并选用B厂的气缸垫。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当该厂采用这个方案后,漏油率仍然很高(如表3所示,漏油率为3/7=43%)。因此,这样简单的处理是有问题的。 正确的
20、方法是:(1)当采用A厂生产的气缸垫时,应推广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2)当采用B厂生产的气缸垫时,应推广采用王师傅的操作方法。这时他们的漏油率都是0% 可见,运用分层法时,不宜简单地按单一因素分层,必须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效果。32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思考练习:思考练习: 试用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漏。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管子装接时,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术水平操作); 二是管子和接头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两家工厂提供配件)。 于是收集数据作分层法分析(见表一、表二),试说明表一、表二的分层类别
21、,并分析应如何防止渗漏?。33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 直方图直方图显示质量波动的分布状况;又名分布图 。q 概念与用途:概念与用途: 直方图是对定量数据分布情况的一种图形表示,由一系列矩形(直方柱)组成。它将一批数据按取值大小划分为若干组,在横坐标上将各组为底作矩形,以落入该组的数据的频数或频率为矩形的高。通过直方图可以观测并研究这批数据的取值范围、集中及分散等分布情况。 直方图根据使用的各组数据是频数还是频率分为频数直方图与频率直方图。34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q 应用直方图的步骤:应用直方图的步骤:v 现在以某厂生产的产品重量为例,对应用直方图的步骤加以说明
22、:该产品的重量规范要求为(00.50g)35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1)收集数据。作直方图的数据一般应大于个。本例在生产过程中收集了个数据。(2)确定数据的极差()。用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求得。本例R48147。(3)确定组距(h)。先确定直方图的组数,然后以此组数去除极差,可得直方图每组的宽度,即组距。组数的确定要适当。组数太少,会引起工作量大。组数(k)的确定可参考组数(k)选用表。v 则制作直方图的步骤为:36品质工艺部(4)确定各组的界限值。为避免出现数据值与组的界限值重合而造成频数计算困难,组的界限值单位应取最小测量单位的1/2。本例最小测量单位是个位,其界限值单位
23、应取0.5。分组时应把数据表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包括在内。 第一组下限值为:0.50.5 第一组上限值为:第一组下限值加组距,即0.55=5.5; 第二组下限值就是第一组的上限值,即5.5 第二组上限值就是第二组的下限值加组距,即5.5+5=10.5; 第三组以后,依此类推定出各组的组界。(5)编制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组上下界限值分别填入频数分布表内,并把数据表中的各个数据列入相应在组,统计各组频数。(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37品质工艺部(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6)按数据值比例画横坐标。 (7)按频数值比例画纵坐标。以观测值数目或百分数表示。(8)画直方图。按纵坐标画出每个长方形的高度,它
24、代表了落在此长方形中的数据数。(注意:每个长方形的宽度都是相等的。) 38品质工艺部q 七种常见直方图七种常见直方图(1)标准型(对称型)。 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这种形状也是最常见的。(2)锯齿型。 做频数分布时,如分组过多,会出现此种形状。另外,当测量方法有问题或读错测量数据时,也会出现这种形状。(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39品质工艺部(4)偏峰型。 数据的平均值位于中间值的左侧(或右侧),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数据分布的频数增加后突然减少,形状不对称。当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
25、时,由于心理因素,往往会出现这种形状。 (3)陡壁型。 平均值远左离(或右离)直方图的中间值,频数自左至右减少(或增加),直方图不对称。当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数检查,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时,常出现这种形状。(二)、如何运用QC七大手法40品质工艺部(5)平顶型。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出现这种形状。(6)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两侧各有一个“峰”。肖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时,常出现这种形状。 (7)孤岛型。在标准型的直方图的一侧有一个“小岛”。出现这种情况是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比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 七大 手法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