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旧)培训旧)培训课程内容课程内容n第一课:因果图第一课:因果图n第二课:直方图第二课:直方图n第三课:第三课: 柏拉图(排列图)柏拉图(排列图)n第四课:散布图第四课:散布图n第五课:第五课: 层别法层别法n第六课:第六课: 控制图控制图n第七课:第七课: 查检表查检表 因 果 图第一课n1.定义定义 : n 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特性)与原因(要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及原因影响结果的情形。n 图 1.1 因形状很像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鱼骨图也有人叫石川图石川图。特性要因图可说是改善现场的问题最方便又极有效的方法。品质特性n2.2.
2、种类种类(1)追求原因型追求原因型:追求不良之所在 ,进而寻找其影响的原因。第一课 因 果 图为何下料模退料不良机械其他人设计模具导柱导柱磨损机械精度不足机械精度不足退料板硬度不足退料板硬度不足退料板厚度不一退料板厚度不一弹力弹力不足不足上下模上下模间隙间隙未加润滑油未加润滑油未定期维修未定期维修优力胶未优力胶未定位定位弹性疲劳弹性疲劳弹簧信赖度不足弹簧信赖度不足制材品质不稳定制材品质不稳定板模变形板模变形优力胶品质不稳定优力胶品质不稳定上下模不同心上下模不同心退料板疲劳退料板疲劳模具固定板松动模具固定板松动退料杆螺丝松动退料杆螺丝松动刀口磨損刀口磨損模具热处理不良模具热处理不良 (2)追求对
3、策性第一课 因 果 图改善下料模退料不良机械人设计模具制作其他导柱更新导柱更新机械精度校正机械精度校正退料板硬度增强退料板硬度增强间隙适当间隙适当弹力加强弹力加强退料板退料板松动时将螺丝锁紧松动时将螺丝锁紧刀口整修刀口整修锐锐利利选择选择良好的良好的热处理厂热处理厂固定固定杆杆給予給予锁紧锁紧平行度校正平行度校正选择选择良好的退料板良好的退料板同心度校正同心度校正板模銑平板模銑平找寻找寻品品质佳优力胶质佳优力胶找寻信赖找寻信赖可靠可靠的弹簧的弹簧弹性稳定弹性稳定制材品质稳定制材品质稳定加加润滑润滑油油定期維修定期維修优力胶优力胶定位定位 3.因果图的画法因果图的画法 : 步骤一:决定质量特性
4、先把质量特性写在右边自左划上一横粗线代表制程。在现 场要画时可用色笔划在一张的白报纸上。 步骤二:大要因以方框圈起来,加上箭头的大分枝到横粗线 上,把原因分类几个大项,每大项以方框圈起来加上箭 头的大分枝,稍斜的插到横粗在线。原因分类可依制程别 分类亦可依 5M (人、机械、材料、方法、衡量)分类。 步骤三:各要因分别再记入中小要因 (如图 1.1),依各要因 分别细分为中枝、小枝的记入中要因、小要因,此时记入最 末端的必须是能采取措施的小要因。第一课 因 果 图 4.要因分析时应考虑的重点 第一课人物料机器方法环境1.1.是否有是否有遵守作业标准遵守作业标准? 4.? 4.是否有是否有技术技
5、术/ /经验经验? ?2.2.作业作业效率是否良好效率是否良好 ? 5.? 5.是否具有責任感是否具有責任感? ?3.3.是否具有是否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 ? 6.? 6.工作工作关系关系是否良好是否良好 ? ? 1.1.來料來料品质品质如何如何 ? 4.? 4.物料是否物料是否合适合适 ? ?2.2.有有无浪费现象无浪费现象 ? 5.? 5.可否有代替品可否有代替品 ? ?3.3.处理处理情況是否良好情況是否良好 ? ? 1.1.是否能夠是否能夠负荷生产负荷生产能力能力 ? 4.? 4.设备设备是否是否适当适当 ? ?2.2.是否具有充份是否具有充份制程制程能力能力 ? 5.? 5.维护维护
6、( (修修) )是否足夠是否足夠 ? ?3.3.有無充分有無充分检查检查 ? 6.? 6.是否是否时常发生时常发生故障、故障、停机停机 ? ?1.1.作业标准作业标准是否修改是否修改 ? 4.? 4.前前后后工程是否工程是否连接连接 ? ?2.2.方法是否可靠方法是否可靠 ? 5.? 5.是否有更有效果的是否有更有效果的办法办法 ? ?3.3.作业作业程序是否程序是否恰当恰当 ? ? 1.1.温湿度环境温湿度环境是否是否恰当恰当 ? ? 2. 2.工作工作环境环境是否是否适宜适宜 ? ? 因 果 图1.直方图的意义直方图的意义 a.一眼看出变异状况的方法一眼看出变异状况的方法 b.直方图系就次
7、数分配表,沿横轴以各组组界直方图系就次数分配表,沿横轴以各组组界 为分界,组距为底边,以各组次数为高度,为分界,组距为底边,以各组次数为高度, 每一组距上画一矩形,所绘之图形。每一组距上画一矩形,所绘之图形。第二课 直方 图規格公差規格公差( (实际实际中心值中心值) ) X X U U( (規格中心值規格中心值) )SLSLSUSU組距組距发生次数发生次数 2.直方图的绘制步骤na. 收集数据 : 一般 50 -200 个 nb. 求出数据的最大值(L)和最小值(S)nc. 决定组数 (K)=nd. 决定组距 (h)ne. 决定组间的界值(组界):组间的界值以最小测定n 单位值之1/2来决定
8、,或取比测定值单位小n 第一组下限 = 最小值- 单位值之1/2n 第一组上限 = 第一组下限 + 组距 n 第二组下限 = 第一组上限 第二课 直方 图nf. 求出组中点ng. 作成数据的次数表 : 记号 nh. 直方图用纸 : 一般图表用纸为 1mm方格纸ni. 决定横轴第二课 直方 图3、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求法第二课 直方 图n例:某公司部品某公司部品 H的動作時間的製品規格為的動作時間的製品規格為708(ms),n 規格規格 62 - 78 (ms) 单位:单位:ms 数据:数据:64个个第二课 直方 图706971666469746575667876736877737270716766
9、77716265687469716773697164727075727176677371757264677775707368657066697276747068687074n4、次数分配图第二课 直方 图第二课次数分配图计算表次数分配图计算表 直方 图直方图第二课 直方 图5.直方图的运用直方图的运用(1 1)测知制程能力)测知制程能力a.自制程中所收集而得之数据,经整理成次数分配表,再绘制成直方图 b.直方图的集中与分散情形即表示制程的好坏c.直方图的重心点乃为平均值之所在d.经修正后之分配如为常态分配,则自弯曲点中引出一横轴之并行线,即可求得表现差异性的的标准差 e.良好的制程,平均数接近
10、规格中心,标准差越小越好(2) 与规格比较与规格比较,可计算不良率可计算不良率 a.品管小组常须计算改善活动后之不良率与改善前之不良率,以观察其活动成果。 b.不良率可直接由次数分配表计算出来,也可自直方图计算出来 (3) 藉以订定规格之限界藉以订定规格之限界 a.未定出规格界限之前,得根据收集数据编成次数分配表 b.测验次数分配是否为常态分配,使用卡方适合度检定或用常态机率纸加以判定是否为常态分配。 c.可根据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平均数减去3倍标准差得规格下限,平均数加3倍标准差得规格上限 直方 图第二课(4) 测知分配型态测知分配型态 a.双峰型 表示制程可能为两种不同中心位置之分配
11、组合, 亦即可能混合两个不同群体,如不同机器制造出来的制品,或使用不同的原料,或不同的操作员,两个不同班,两个不同生产线所生产出来之产品混在一起。解决方式为将以上可能发生方式运用层别法分析 b.峭壁型 主因为工程能力不够,但为求产品合乎规格,而实行全数检验所常见的型态 c.缺齿型 表测定值或换算方法有偏差或次数分配不妥当所造成者 d.离岛型 表示工程有某种异常原因发生,应进一步将该异常原因找出来,将离岛部分去除,可使制造出来之制品合乎规格 e.常态型 左右对称 , 正常之制程均属此种型态 f.右(左)偏型 如果实际制程 (直方图) 偏向规格下限并伸展到规格下限左边,或偏向规格上限并伸展到规格下
12、限右边,即表示平均位置偏差,应对固定设备、机器、原料等方 向去追查,如果向规格界限外伸展,即表示标准差太 大,应对变动人员,方法等方向去追查。第二课 直方 图n (5)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n a.一般希望制程能力在规格界限以内,且最好制程的平均值与规格的中心相一致 n b.若实际制程超出规格界限外,即表示有不良品存在n c.但是若实际制程在规格界限内,而双尾距规格界限太远,是因为增加很多成本才能得到,对公司也不算太好n d.能满足顾客所须质量,才是我们所要的n(6)次数分配比较次数分配比较 (制程之比较制程之比较)n 在生产过程中,为比较两个生产线、两个不同班、两部不同机器、两
13、个不同来源的原料、两名不同操作员所生产之制品或半制品是否有差异,可将两者n所收集之数据,编成次数分配表,并绘直方图,再加以修匀平滑后,比较分配之中心值与差异性。 第二课 直方 图第三课 1.作图方法作图方法: (1)将数据进行分类 (按缺陷项目分或按品种分); (2)计算累计频率; (3)画出纵、横坐标 (两纵坐标:一纵坐标为频率数、 一纵坐标为相应比率,以项目为横坐标) ; (4)按频率数大小顺序作直方图; (5)按累计比率作排列折线; (6)附柏拉图标题及数据简历 80 20原则(ABC分类) (1) 0 80 % 为 A 类 (主要关键问题) (2)80 - 90 % 为 B 类 (一般
14、问题) (3)90 - 100 % 为 C 类 (次要问题) 。例 :某家庭 9月份支出生活费统计后如下表, 请将之作成柏拉图 1.柏拉图使用方法 : (1).把有关资料用查检表收集。(2).根据所占比例大小排列 因素,并由大至小用 统计表及长方图方式表达。 柏拉图(排列图)改善点改善点项目支出金额食费居住费水电费衣服费清洁费杂费娱乐费合计18204100011260625103640895028970158150第三课 柏拉图(排列图)项目支出金额影响度累计影响度累计影响度1食费625106251039.6%39.6%2居住费4100010351026.0%65.5%3衣服费289701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 七大 手法 培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