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海子滩镇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林业组)中共海子滩镇委员会海子滩镇人民政府(202*年10月)一、基本情况海子滩镇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位于古浪县城东北105公里处,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腹地,属石羊河流域之一脉大靖河下游地区。南邻直滩乡、裴家营镇,东连景泰县、内蒙古自治区,西接大靖镇,北靠腾格里沙漠。镇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6401730米,地域广阔,呈长三角形,属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干旱多风沙、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资源充足。全镇国土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04个村民小组,
2、6019户,26914人(非农业人口495户,901人)。耕地面积61941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23亩,主要农产品有优质小麦、玉米、葵花、洋芋等。镇域内现有支渠8条,斗渠119条,是古浪县主要的产粮和经济作物种植区,也是一个新型的井、黄混灌区和农业综合开发区。202*年,全镇人均纯收入4346元,人均粮食占有量429公斤。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四五四”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农业抓规模、发展经济抓项目、城镇建设抓设施、民营经济抓服务、劳务输出抓增收、协调发展抓统筹”的“六抓”工作思路,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海子滩镇林业工作初见成效。(一)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近年来,我镇认
3、真做好造林绿化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下达目标任务,现已完成农田林网580亩,通道绿化25公里,集中林权改革59026.3亩(有林地1561.2亩,宜林地57465.1亩),发放林权证1343本,退耕还林283.8亩,荒山(沙)造林38459亩。202*年完成义务植树15万株。(二)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我镇在稳步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稳步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按照“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引导,202*年完成生态经济林建设4636.5亩(其中枸杞4436.5亩,红枣200亩),今年,我镇完成生态经济林4450亩(其中枸杞3344亩,红枣78
4、1亩,皇冠梨325亩)。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经济林示范点9个(谭新村300亩枸杞示范点,元庄村200亩黄冠梨示范点,红沙滩村325亩枸杞示范点,上冰村150亩枸杞示范点,100亩红枣示范点,下冰村526亩枸杞示范点,草原井村300亩枸杞示范点)。二、发展目标(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实施“三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总体思路及县委“四五四”发展战略,按照县委“四区七线”区域化布局,特色化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节水增收目标,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在大海路沿线地段建设生态经济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二)目标任务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着力转变发展方
5、式,按照灌区“2105”发展模式及“设施农业+生态经济林”的主体生产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户均2亩棚、人均1亩经济林、人均1亩口粮田的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大幅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到202*年底,全镇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8000亩以上,在大海路沿线100米至150米全部栽植经济林,实现人均1亩经济林的建设任务,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到2022年,实现全镇基本脱贫。三、存在问题(一)造林绿化方面一是道路绿化林带灌水困难,大部分林带只能靠镇政府拉水灌溉,而政府投入资金缺口大,专项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灌溉
6、轮次缩减,致使林木成活率下降。二是绿化带集体林木管护跟不上,群众保护意识差,乱砍乱伐现象屡见不鲜。(二)经济林建设方面一是差别水价调结构效果不明显。我镇属井黄混灌,在井灌区征收的水资源费每亩差额不足以改变群众意向,黄灌区的高效作物没相应优惠政策,一些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种植面积还比较大。二是“四区七线”规划中土地流转困难,因黄灌区为移民区,农户耕地基本集中,部分农户农田大多及全部集中在主线的100至150米范围内,种植经济林当年不能产生效益,将导致部分农户没有基本收入。另外规划区经济林套种作物存在轮作倒茬等问题,由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小,夏秋作物倒茬受限,因此影响了群众发展经济林的意向。三是林业产
7、业化建设滞后。全镇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还未形成产业,林业经济效益还较低。四是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群众对林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群众科技知识匮乏,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要求。五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四、意见建议建议严格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和水权使用、项目实施、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挂钩,将优惠政策及金融政策优先落实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中。请求通过项目扶持,进一步加大经济林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给予政策扶持,加快沙漠化治理。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
8、使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双联惠民贷款额度,用足用活两项利好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生产,确保群众在特色林果业发展中生产性资金的投入。深入开展大算帐、大参观、大对比活动,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种养能手现身说法,加速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高效节水,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水权水价改革,给群众算成本帐、节水帐、增收帐,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开阔眼界,触动思想,转变观念。扩展阅读: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汇报材料*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汇报材料各位领导:根据市扶贫办公室关于开展对扶贫开发工作调查研究的通知精神,现按照调研内容和工作的实际,对202*年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9、移民安置情况,劳务输出、培训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一)基本情况我县是全省“三西”扶贫县之一,全县辖18个乡镇,242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总耕地面积137.79万亩,其中水浇地47.36万亩,人均水浇地1.1亩。2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8.8元,人均占有粮348公斤。全县有6个扶贫重点乡镇,62个扶贫重点村,21个插花贫困村;有16个纯移民贫困村,30个纯移民社(点)。6个重点扶贫乡镇中未列入重点村的贫困村有22个。截止202*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9.63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7万人,低收入人口7.93万人。202*20
10、2*年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有27个,其中重点扶贫项目村17个,纯移民村5个,非重点村5个。经过几年的整村推进和各类项目的实施,目前贫困面由202*年的24%下降到202*年的21%。(二)各类扶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截止目前,省、市下达我县“三西”及市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总计为1157万元,其中“三西”专项资金1063万元,市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94万元,共37个项目,其中:整村推进项目14个,种养业等项目23个,涉及到12个乡镇、40个村,3个单位。有30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已预拨扶贫资金308.4万元,占总资金的26.7%。14个整村推进项目及其它项目现已全面启动实施。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共20
11、项,均已搞了设计方案,目前已完成防护坝一座,集雨水窖105眼,涝池1座,机井2眼,修渠道5000米,涵洞2座。二是种植业项目,已完成红提葡萄种植7.4万株,高原夏菜400亩。籽种补助项目和实验良种项目已完成。三是养殖业项目,已建猪舍3100平方米,羊舍11000平方米,现已进行市场行情考察,了解牛、羊、猪价格,开始进购,发放工作。其中坪城乡已购猪70头,中川镇购羊700只。四是土壤改良项目已落实地块,开始启动,其中上川镇已完成352亩土壤改良项目。五是种植业项目贴息贷款16万元。六是培训农民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三)具体做法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安排落实扶贫项目实施工作。省、市扶贫项目计划
12、下达后,县委、县政府及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极为重视,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及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参加的动员会议,按照省、市的要求,安排部署了全县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并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书。截止目前,各乡镇、村扶贫领导小组都相继召开了有村民参加的项目实施动员会,公布了项目实施内容及资金额度。二是县扶贫办全面实行领导包乡、干部包村、包项目制度,把项目层层分解到人头上落实责任。把项目实施的质量、数量、进度情况定期进行评比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干部的依据。三是注重群众参与,促进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今年在项目实施前,我们注重群众参与,提高群众对项目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如养殖业项目让群众
13、参与考察市场行情,了解市场价格,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四是突出工作重点,严把项目实施的三个关口。为了使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我们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严把项目质量、数量和进度三个关口,在质量上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按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建设的要求,建设项目,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在数量方面,要求项目完成后,乡村先进行自查自验,并让群众参与,确认签字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进度方面,我们要求在10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任务。(四)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通过扶贫项目的工作实践,工作中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发
14、动和宣传工作还没有跟上去。乡村干部对整村推进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群众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参与整村推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整村推进资金额度小,信贷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和整合资金跟不上,使整村推进工作的效果不明显。三是已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后续管理和发展还没有跟上去,可以说很不尽人意,还没有制定出一套确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使扶贫资金的滚动发展还不能落到实处,也还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益。四是群众的组织化程度低,符合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与运行机制无法建立,因此,使一些产业项目无法规模化生产、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效益发挥的不好,不明显。五是在实施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业 方面 调研 乡镇 扶贫开发 工作情况 汇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