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及地位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尹伟华.pdf
《中日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及地位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尹伟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及地位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尹伟华.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年第5期* 尹伟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邮政编码: 100045,电子信箱: yinwh mx. cei. gov. cn。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15CTJ002)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中日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及地位分析*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尹伟华提 要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构建后向和前向垂直专业化率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较全面地分析了中日两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模式和地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 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低于同期日本,其获益能力相对较低。 (
2、 2)中日两国制造业后向和前向垂直专业化率均呈上升趋势,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不断加深。 ( 3)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主要是以后向模式,而日本制造业主要是以前向模式。 ( 4)中国制造业中国外增加值以最终产品为主,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生产环节,而日本制造业中国外增加值以中间产品为主,专业化于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 ( 5)中日两国制造业主要是通过间接增加值出口实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且其国内的生产分工程度均在不断加深。 ( 6)中国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且有一定的攀升趋势,而日本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上游位置,但有一定的下滑趋势。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垂直专业化;增加值贸易;世界投入产出表一、
3、引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运输成本的下降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区域的生产合作成为可能,全球生产分工的加速纵向发展,使得当前的全球贸易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即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ns,GVC)正主导全球贸易格局深层次改变。当前的GVC网络已经覆盖至全球每一个角落,对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为各国或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日两国制造业立足自身发展基础,通过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已经深深地融入到GVC之中。那么,中日两国制造业通过何种模式参与GVC?其参与GVC程度又是如何?这种参与模式和程度对中日
4、两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地位和获益能力又有何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对中日两国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全球治理水平、谋划GVC布局、制定和完善产业与贸易政策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文献综述在全球贸易格局迅速变化、贸易统计方法亟待革新的大背景下, GVC研究迅速升温,并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胡默尔斯等人( Hummels etal)最早创新性地提出了垂直专业化(前向和后向00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年第5期 垂直专业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从后向垂直专业化视角分析了10个OECD国家和4个新兴经济体参与GVC程度,结果表明,这些国家GVC参与程度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垂直专业
5、化的快速发展。 1伊( Yi)发现近年来世界经济总量( GDP)增长远低于贸易总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GVC发展所带来的垂直化分工引起的。 2库普曼等人( Koopman et al)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利用间接增加值出口和国外增加值出口构建了GVC参与度指数和地位指数,并以此来度量一国或地区参与GVC的程度以及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3孟渤等人( M eng et al)利用OECD投入产出数据和供给驱动型投入产出模型,详细测算了47个经济体的GVC国际分工程度及水平情况。 4多丹等人( Daudin et al)认为附加值贸易是剔除了重复计算部分的垂直贸易,从而成功地回答了“谁为
6、谁生产”的问题。 5迪恩等人( Dean etal)考虑到中国主要是以加工贸易参与GVC的现实,分别采用了未区分和区分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方法度量了中国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两种度量方法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6王岚基于1995 2009年W IOD数据,测算和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分行业融入GVC的程度与地位,研究表明,中国不同技术类别制造业在GVC中的地位差异主要是由其参与模式所导致。 7潘文卿和李跟强基于GVC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增加值等相关文献,并将贸易增加值统计与传统贸易总额统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8张桂梅和赵忠秀以G20中11个新兴经济体为样本,运用前向价
7、值链和后向价值链详细分析了1995 2009年新兴经济体参与GVC的程度与模式,以及在GVC分工中的贸易利益与地位。 9岑丽君基于TiVA数据库,运用GVC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指数,考察了中国在GVC中的贸易地位及分工程度,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地位较高,且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而知识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地位较低,但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 10闫云凤采用W IOD数据,从GVC视角比较分析了1995 2011年中日韩3国贸易增加值规模和结构的演变趋势,结果发现,中国的贸易增加值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呈现上升趋势,日本呈现下降趋势,而韩国则相对稳定。 11马述忠等人采用贸易增加值方法
8、重新估算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失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贸易失衡的影响因素。 12王直等人构建了多个层面的双边贸易总额分解框架,并据此分析了中国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和垂直专业化程度。 13苏庆义和高凌云基于修正的上游度指标测算了中国在GVC中的分工地位,研究表明,中国出口上游度仍然相对较高,服务业是未来往下游扩展的关键所在。 14东亚作为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为迅速的区域,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和贸易重地。而中国和日本又作为东亚区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其参与GVC的程度和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上述大部分文献仅仅是从后向垂直专业化视角来测度一国或地区参与GV
9、C的程度,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GVC数据库可得性的制约,以及现有的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难以实现出口贸易总额完全分解的制约,进而鲜有涉及前向垂直专业化及其内部结构分析,以及GVC参与模式判断的研究。针对现有文献存在的这些不足,本文利用最新的GVC理论分解框架,构建出前向与后向垂直专业化率( VS 1, VS )及GVC地位指数等指标,以期能更加详细、客观、全面地分析中日两国制造业GVC参与程度、模式和地位的演变情况。三、研究方法(一)全球价值链分解国家间投入产出( inter- country input- output,ICIO)模型能够系统、全面地反映各国或地区(简称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及经济的关
10、联情况,因此, ICIO模型已成为当前贸易增加值测算或GVC分解的有效工具。现假设世界共有G个经济体( s , r = 1, 2, , G ) ,且每个经济体有N个产业部门( i , j = 1, 2, , N ) ,见表1。10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年第5期表1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产出投入 中间使用A国B国 ROW1, , N 1, , N 1, , N最终使用A国B国 ROW总产出中间投入A国1, , N Z AA Z AB Z AR YAA YAB YAR X AB国1, , N Z BA ZBB Z BR YBA YBB YBR X B ROW 1, , N Z RA
11、 Z RB Z RR YRA YRB YRR X R增加值VAA VAB VAR总投入X A X B X R说明: ROW表示世界其他经济体。表1中, Z sr表示任一经济体s生产的中间品被经济体r所使用,是N N阶矩阵; Ysr表示经济体s生产最终品被经济体r所使用,是N 1阶矩阵; VAs表示经济体s增加值收入,是1 N阶矩阵; X s为经济体s总产出,是N 1阶矩阵。基于上述ICIO模型,运用里昂惕夫方法可以测算出各经济体出口贸易中所隐含的国内增加值,但并不能将其他部分的价值进行完全分解,进而影响和制约着GVC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直等人( W ang et al)提出
12、了真正实现经济体出口贸易总额的完全分解方法(简称W W Z方法) 。 15 W W Z方法的分解公式如下:E s * = Gr s( Z sr + Ysr ) = Gr s( A srX r + Ysr )= V sL ss# Gr sA srB rrYtt + VsB ss # Gr sYsr+V sL ss# Gr sA sr Gt s , rB rtYtt + V sL ss# Gr sA srB rr Gt s , rYrt+ V sL ss# Gr sA sr Gt s , rGu s , tB rtYtu+V sL ss # Gr sA srB rrYrs+ VsL ss # Gr
13、 sA sr Gt s , rB rtYts+ VsL ss # Gr sA srB rsYss+ Gr sVrB rs # A srL rrYrr+ Gr sGt s , rVtB ts # A srL rrYrr+Gr sVrB rs # Ysr+ Gr sGt s , rVtB ts # Ysr+ Gr sVrB rs # A srL rrE r*+ Gr sGt s , rVtB ts # A srL rrE r*+VsL ss # Gr sA sr Gt sB rsYst+ ( VsB ss - VsL ss ) # Gr sA srX r= DVA _ INT + DVA _ FI
14、N+ DVA _REX + RDV + FVA _ INT + FVA _ FIN + FDC + DDC = DVA + RDV + FVA + PDC 式中, V = VAsX s ; B = ( I - A)- 1=I - A 11 - A 12 - A 1G- A 21 I - A 22 - A 2G - AG1 - AG2 I - AGG- 120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年第5期 =B 11 B 12 B 1GB 21 B 22 B 2G B G1 B G2 B GG, L= ( I - Ad ) - 1=I - A11 0 00 I - A22 0 0 0 I - AGG-
15、1=L11 0 00 L22 0 0 0 LGG,#表示矩阵的点乘。根据W W Z方法,可以将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总额分解为纯重复计算部分、国外增加值、返回增加值和国内增加值4类价值,且每一类价值还可细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共计16个细分组成部分,具体分解部分如表2所示: 表2经济体s出口贸易总额分解( 1) DVA最终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DVA _ INT直接被进口国吸收的中间品出口国内增加值DVA _ FIN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A _ REX被进口国生产向第三国出口所吸收的中间品出口国内增加值( 2) RDV返回并最终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 3) FVA生产本国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
16、 _ INT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 _ FIN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 4) PDC纯重复计算的部分FDC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DDC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二)垂直专业化率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今天,经济体既可以从生产过程前端或上游环节参与GVC,例如:通过产品开发、创新设计等环节参与,也可以从生产过程的后端或下游环节参与GVC,例如:通过产品加工、组装等环节参与。在此背景下, 2001年胡默尔斯等人创新性地提出了前向垂直专业化( VS 1)和后向垂直专业化( VS )的概念,实现了从供给(或出口)和需求(或进口)两大视角来考察经济体参与GVC国际分工程度。 1 VS
17、 1是指某一经济体生产的出口品中被其他经济体进口作为中间品的比重,用以反映该经济体出口对其他经济体供应的贡献程度。 VS是指隐含于某一经济体出口品中的其他经济体生产的中间品比重,用以反映该经济体出口对其他经济体进口的依赖程度。基于上述GVC分解结果以及前向与后向垂直专业化概念,可以构建出相应的VS 1和VS指标,即:VS 1 = ( DVA _REX + RDV + DDC)EVS = ( FVA _ FIN + FVA _ INT + FDC)E(三)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库普曼等人认为某一经济体在GVC中的地位可以通过对该经济体出口给其他经济体的中间品与其从其他经济体进口的中间品进行判断。 3
18、一般来说,如果某一经济体在GVC中的地位处于上游,它主要是通过向其他经济体提供中间品或原材料来参与国际分工,其间接出口增加值( IV,即被进口国生产向第三国出口所吸收的中间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总出口比重要高于国外增加值( FV)比重;如果某一经济体在GVC中的地位处于下游,它主要是通过使用其他经济体进口中间品来生产最终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其FV比重要高于IV比重。基于库普曼等人定义的GVC地位指数以及出口贸易总额的分解结果 3 ,本文构建出相应的GVC地位指数。GVC _Position = ln( 1 + IVE ) - ln( 1 + FVE )= ln( 1 + DVA _REXE ) -
19、 ln 1+ ( FVA _FIN + FVA _ INT)E301 16个细分组成部分的具体含义可参阅王直等人的研究。 13 1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年第5期GVC _ Position越大,表明该经济体越位于GVC的上游位置; GVC _ Position越小,表明该经济体越位于GVC的下游位置。四、样本和数据说明目前,国际上常用的ICIO主要有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IDE)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 AIO) 、美国普渡大学的GTAP数据库、经合组织( OECD)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等,但由于这些数据库要么存在严格的比例假设条件,要么存在数据难以获得或所涵盖的经济体数量较少等问题,进
20、而使得这些ICIO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局限。本文使用的ICIO数据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 orld Input- Output Database, W IOD) ,该数据库是第一个公共的ICIO数据库,是由欧盟委员会资助开发的。 2013年最新发布的W IOD提供了1995 2011年时间序列的世界投入产出表( W orld Input- Output Tables, W IOTs) ,其涉及了35个产业部门(其中制造业包括14个产业部门) ,涵盖了全球40个经济体和1个其他经济体。 W IOTs是典型的ICIO模型,具有数据易获得和涵盖经济体多等优点,实现了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全球主要经
21、济和贸易活动,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贸易增加值或GVC的研究分析。同时,为了研究不同技术层次制造业情况,根据OECD划分方法(研发密度准则) ,本文将14个制造业部门划分为低技术( LL ) 、中低技术( M L ) 、中高技术( M H )和髙技术( HH )四类技术层次,见表3。五、中日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及地位分析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 W IOTs)和W W Z方法,可实现1995 2011年中日两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总额的完全分解,并据此测算出各部分增加值及其占比情况,见表4。表3 W IOD制造业产业代码、名称及技术分类产业代码NACE代码产业名称技术类别3 15t16食品饮料及烟草
22、业低技术4 17t18纺织业低技术5 19皮革及制鞋业低技术6 20木材加工业低技术7 21t22造纸及印刷出版业低技术8 23焦炭、炼油及核燃料加工业中低技术9 24化学工业中高技术10 25橡胶及塑料制品业中低技术11 26非金属矿制品业中低技术12 27t28金属制品业中低技术13 29机械制造业中高技术14 30t33电子和光学仪器制造业高技术15 34t35运输设备制造业中高技术16 36t37其他制造业及回收加工业低技术数据来源: W IOD。注:其中30, 32, 33为高技术制造业, 31为中高技术制造业,但由于无法划分,故将30t33统称为高技术制造业。(一)中日制造业出口贸
23、易增加值从贸易增加值总量来看, 1995 2011年中日两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 DVA )要显著小于出口总额,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表明随着GVC分工的不断深化,中日两国制造业出口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国外进口或出口中隐含了越来越多的国外价值,因而贸易增加值核算更加客观地还原了中日两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真实情况。考察期内,中日两国制造业都已成为GVC上的受益者,出口中DVA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其值分别由1995年的1 117. 73亿美元和3 652. 94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2 945. 93亿美元和5 597. 70亿美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6. 54%和2. 7
24、0%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考察期初的中国制造40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年第5期 表4 19952011年中日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总量及结构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时间EX (亿美元) DVA (亿美元)在EX中的占比( % )DVA DVA _ FIN DVA _ INT DVA _ REX1995 1 363. 25 1 117. 73 81. 99 50. 61 22. 40 8. 981996 1 426. 61 1 195. 32 83. 79 51. 09 22. 98 9. 721997 1 632. 50 1 366. 29 83. 69 49. 87 23. 64 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日 制造业 参与 全球 价值链 分工 模式 地位 分析 基于 世界 投入产出 尹伟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