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环境因素分析-黄欢.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环境因素分析-黄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环境因素分析-黄欢.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两霜重匿学荣鑫2017年,第32卷,第12期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环境因素分析黄欢1邵京京1 陈亿雯1杨 洋1王 萌23顾欣艺1夏童1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我国随班就读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随班就读环境的构建是其关键。本文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重新梳理影响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环境因素,并针对性提
2、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随班就读质量、推进随班就读顺利开展提供参考。1基于ICFCY与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的环境因素随班就读是我国政府在解决残障儿童入学问题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是残障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在普通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I。在我国随班就读已成为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60的残障儿童正在接受随班就读2】。虽然随班就读已开展近30年,但随班就读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残障儿童教育质量。随班就读适应不良对残障儿童自身身心发展及其家庭带来重大打击。良好的随班就读环境的构建是解决随班就读质量不高问题的关键。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国际功能、残疾
3、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为不同国家和学科提供一种统一的、标准的语言和框架来描述健康状况和与健康有关的状况”,。为了弥补ICF在儿童青少年功能与健康分类的不足,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ICFcY”】。ICFcY结合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ICF类目基础上调整了类目,使ICFCY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它为儿童康复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儿童的功能诊断、功能干预和功能评定提供了方法和工具”1。残障儿童参与随班就读的质量受与其相关的物理的、社会的、作业活动的及政治等环境因素影响
4、。基于ICFCY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残障儿童随班就读参与有关的环境因素,透视国内随班就读发展全貌,为进一步构建融合教育环境做好铺垫。ICFCY环境因素类目包括五个部分:产品与科技、综述自然环境以及人为改变、支持与关系、态度以及服务制度与政策环境。需要说明的是,在自然环境以及人为改变的环境方面,例如,贫困山区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利,山区残障儿童较城市残障儿童获取康复资源、教育机会少,对其教育质量有一定影响。但此方面与随班就读整体环境的构建关联较小,本文不再做详细介绍。结合脑瘫ICFcY简明版”圾国外文献研究卜”1,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的主要环境问题分类共18条类目。见表l。表1基于ICFCY残障
5、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的环境问题分类二级类目产品与科技ell5个人日常生活用的产品和技术e120个人室内、外移动和运输用的产品和技术e125通信用的产品和技术e130教育用的产品和技术e140文化、娱乐及体育用的产品和技术e150公共建筑用的设计、建设和建筑产品和技术支持与关系e3lO直系亲属家庭e315大家庭e320朋友e325熟人、邻居和社会成员e355卫生专业人员e360其他专业人员态度e410直系亲属的个人态度e415大家庭成员的态度e420朋友的个人态度e425熟人、邻居和社区成员的个人态度e450卫生专业人员的个人态度e455其他专业人员的个人态度服务制度与政策e580卫生的服务、体制和
6、政策e585教育和培训的服务、体制和政策2环境因素分析21产品与科技残障儿童要想走出家门,平等地接受教育,融人社会生DOI:1039690issn1001-1242201712029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l晦床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南京,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教研室;3通讯作者作者简介:黄欢,女,本科生;收稿日期:2016-0730MJrehabiconkcll 1445万方数据Chinese Journal ofRehabilitation Medicine,Dec2017,Vol 32,No12活,首先是要有安全、方便、实用的无障碍环境。特殊教育、康复、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医
7、疗卫生等公共建筑用的设计、建设和建筑产品和技术(e150)一直是我国无障碍环境改造重点。以西安为例,2014年无障碍改造计划中,要求中小学建筑无障碍改造率不低于40,各级政府拨款5000余万元。我国无障碍硬件设施建设仍存在建设不规范、无障碍改造滞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调查显示,随班就读无障碍建筑设计不合理大部分是因为室内交通不适合轮椅通行及厕所的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最初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的已建成的学校,其建筑基本结构无法改变,将其改建为无障碍学校有很多不可解决的困难【14I。另外,残疾人家庭周边物理环境、家庭室内环境无障碍改造在不同区域间仍存在差别5I。通过通信用的产品和技术(e125
8、)、教育用的产品和技术(e130)、文化、娱乐及体育用的产品和技术(e140)开发,促进残疾人交流沟通实现信息服务无障碍。通过增加语音识别技术,将声音实时转化成字幕,方便听力残疾学生实时地获取老师讲课的声音信息u“。盲人、低视力助视设备、助视软件开发,帮助盲人获取更多的课堂信息。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盲文出版社合作建成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通过无障碍页面设计等技术为盲人朋友提供足不出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并取得较好社会效益u”。个人日常生活用的产品和技术(e115)、个人室内、外移动和运输用的产品和技术(e120)方面不断完善I”I。2012年刘旋等对14省肢体残障儿童辅助器具
9、满意度调查显示,残障儿童照看者对政府免费配发的轮椅、助行器、站立架、矫形器四类辅助器具的质量、使用及售后服务表示满意”。3D打印、智能化新技术加入到残障儿童个陛化辅具适配中,辅助具产学研发展迅速I”1。为满足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过渡,随班就读学校设置资源教室。资源教室集教育、康复、辅助技术为一体,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专业辅导。截止到2012年北京设有资源教室148所。资源教室的设置综合了产品与科技中多方面考虑,但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缺乏规划与管理,资源教室评估指标不明确、评估体系不完善,资源教师工作经验欠缺,教具、教材不实用难以满足残障儿童需要,资源教室存在空闲的现象121 23l。22支持与关
10、系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单位。直系亲属家庭(e310)、大家庭(e315)直接影响残障儿童在随班就读的参与度。调查显示家长对待残障儿童问题的处理方式增加,对随班就读教育问题趋向理智2410家长对残障儿童的支持能力受家庭经济状况、家长职业、大家庭(e315)的支持程度、家庭和睦程度、家长的情绪控制,家长的学习能力以及过往的经历影响”。家长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在教养孩子方式、家庭1446 WWWrehabicorncn规矩的建立、孩子日常作息的规划,残障儿童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技巧,孩子感觉能力的塑造,孩子特质优点的挖掘等方面t2”。家长的学习能力及家庭生活常识掌握程度,有助于孩子良好生活学
11、习习惯的培养”。家长过度保护对残障学生学校参与有负面影响8”。残障儿童家庭遇到的教育问题仍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一方面缺少针对性的教育辅导资料,另一方面家长很难获得高质量的专业康复教育指导n”。另外,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时间投入和资金投入多,在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社区、社保部门、残联等各部门间沟通中花费较多精力o。社区、社会成员(e320、e325)对残障儿童的包容及接纳程度提高”。社区通过开展随班就读宣传,动员残障儿童入学,营造公平、正义的社区氛围,调动社会成员如社区领导、社区妇联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区积极分子及残障儿童家庭的积极性,增强社区一家庭学校之间的互动,丰富残障儿童课余文化生
12、活,推动随班就读的实施。但目前我国随班就读的社区支持体系仍不完善,相关工作开展尚未成熟,残障儿童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比例仍不高”。卫生专业人员(e355)方面,儿童康复医疗机构康复服务模式单一,在随班就读中参与度低。随着“卜6岁残障儿童抢救性计划”的实施,接受康复救助服务的残障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但国内缺乏高质量康复医疗资源,接受过本科教育以上的儿童康复专业人员不足,加上治疗师学习提升动力不足,创新能力欠缺o”。随着民办资本引入儿童康复市场,公办医院所占比重较低,民办康复机构服务水平层次不齐,很难发挥高质量、公益性康复的作用I“1。随班就读普通教师(e360)特教知识和经验仍严重缺乏”51。虽然接
13、受过随班就读知识培训的普通学校教师数量近年来明显增加,但普通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适应不良的孩子缺少应对办法”“。随班就读教师普遍缺乏特教教师、康复专业人员的技术性支持9”。近年来,通过选拔、培训、职称评优倾斜、配备特教老师等方法加强随班就读师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随班就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方面,特教老师教学研究多,成绩显著”。医教结合是规范化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必然要求。,E海市宝山区特教指导中心在“深化医教结合研究,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改革试验中,形成了关于医教结合管理机制的有效策略:加强宝山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项目的组织领导;建立宝山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项目的工作机制;搭建特殊教
14、育医教结合支持保障体系;提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有效服务I”1。23态度残障儿童家长(e410)对随班就渎持积极态度,但对随班就读能否真正有效落实还存在质疑m,。家长虽然认为自己参与学校教育的角色很重要,但对自身能够在子女教育上发万方数据中圈离重区学名恙2017年,第32卷,第12期挥多大作用缺乏信心”oI。大家庭(e415)中残障儿童家长与祖父辈关系好,祖父母参与家务多的家庭,对随班就读态度积极4H。目前普通学生对残障儿童接纳态度总体较好。江小英对重庆市4所随班就读班级的44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普通学生对同伴接纳程度较高,低年级普通学生的接纳程度要好于高年级普通学生,他们更愿意帮助学习成
15、绩优异的随班就读学生”。同伴(e420)支持有利于提高残障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业表现能力。同伴支持对学习障碍、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有一定帮助,可以改善他们在遵守课堂纪律、完成学业任务、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表现143-“I。普通儿童家长(e425)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其子女对待残障儿童的方式和态度14”。苏雪云等一6,通过研究上海市部分普通小学一年级儿童和幼儿园儿童的家长对随班就读的态度得出,普通儿童家长对孤独症儿童参与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普通家长对随班就读的态度与家长的学历、对孤独症的了解程度、孩子所处的教育阶段、所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普通学校的教师(e455)
16、对开展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比较积极m,。随班就读教师获得的来自学校领导、同事的社会性支持较好。他们仍然有相当部分认为目前普通学校缺乏应对特殊儿童的能力,特殊学校的教育可能更为适合特殊儿童”。学校和教师对轻度耳聋、肢体残疾、弱视儿童的接纳程度较好,对弱智、自闭症、多动症儿童的接纳程度较低。另外,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e450)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积极。24服务制度与政策随班就读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e580、e585)不断地建立健全。1994年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对随班就读的对象、入学、教学要求、师资培训、家长工作、教育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该试行办法,一直成为
17、指导我国随班就读实践的唯一可执行和参照文本。2006年,随班就读被正式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3年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普通幼儿园、学校接受残疾学生的能力,推广融合教育,保障残疾人进入普通幼儿园、学校接受教育”“。”国家开始将随班就读政策纳入到教育法律体系中来,但只停留在较概括的说明,并没有具体指导说明。在经费上,国家对随班就读大力扶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规定随班就读学生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6000元”。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北京m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随
18、班就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增加特殊教育专项资金中对随班就读学校的投入比例,用于解决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的建设(特殊教育中心、资源教室等),随班就读教具、学具等配备,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特教补助等。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普通学校无障碍改造和随班就读学生辅助器具适配给予支持”。另外,残障儿童卜6岁抢救性康复计划在全国顺利进行,救助范围放宽至714岁;残障儿童康复医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为残障儿童康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3基于ICF的随班就读环境支持策略残障儿童良好的随班就读参与度是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呈现良好的学业成绩表现、充分发挥残障儿童社会角色、社会融合的前提。I
19、CFCY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注重残障儿童的活动参与。ICFCY从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方面描述残障儿童健康状况,健康状况受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4I。环境因素对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均有影响。残障儿童残障程度与家庭日常活动参与、学校、社区、社会活动参与能力有关。但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身体结构、功能情况并非直接决定残障儿童活动参与程度,轻中度的残障儿童在教育、社会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多,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方面的问题I”I。残障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着残障儿童从幼儿园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甚至从特殊教育到普通学校教育的过渡过程。影响残障儿童随班就读参与有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社会
20、环境。总结产品与科技、支持与关系、态度、服务制度与政策四个方面环境问题分类信息(表2),其中态度方面较为积极,对残障儿童进入主流学校随班就读的接纳程度高,为产品与科技、支持与关系、服务制度与政策方面环境因素的改善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ICF核心分类组合的理论基础,结合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活动参与,提出针对性环境支持策略。31加强产品与科技创新表2基于ICFCY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相关的环境问题分类信息分类及分类信息产品与科技ell5、e120、e125、e130、e140、el 50有提升,但仍不能满足残障儿童不同场合个性化需求,无障碍设施建设待完善支持与关系e3lO、e315、e320、e325、e
21、355、e360支持体系建设不健全,专业服务能力不足态度e410、e415、e420、e425、e450、e455对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程度高服务制度与政策e580、e585初步建立,仍需完善细化各项制度WWWmhabicorncn 1447万方数据Chinese Journal ofRehabilitation Medicine,Dec2017,Vol 32,No12驱动行业创新,考虑各类残障儿童成长发育需要及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开发便于随班就读学生使用的科技产品(e115、e120、e125、e130、e140),满足残障儿童不同场合个性化需求。例如学习材料、书写工具的开发,增加书写错
22、误提示,给予书写困难快速解决方案、电子计划,提升残障儿童书写能力;学习座椅的开发,增加身体姿势控制,减少不同类别残障儿童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帮助学生安静坐下学习。在残障儿童个人需求评估基础上,选择、设计、安装、定制、应用合适的辅具,提升辅具维护、维修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和康复计划的协调发展ml。重视机器人、网络、平板电脑特殊教育软件和电脑多媒体科技n”的使用。利用APP、微信、微博、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信息平台,营造无障碍沟通环境。利用高科技手段营造无障碍空间建筑环境(e150)。例如美国加劳德特大学从建筑设计视角分析研究聋哑学校无障碍空间环境设计,根据聋哑学生在感知范围及交流方式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国际 功能 残疾 健康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残障 就读 相关 环境 因素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