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的德育体系实践(共5998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生教育的德育体系实践(共599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生教育的德育体系实践(共5998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生教育的德育体系实践(共5998字)三生教育的德育体系实践 【摘要】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围绕“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从“生命教育”入手,探索聋哑学生德育实践的新模式,落实“聋于耳不聋于心、哑于口不哑于手”的育人初衷,帮助聋哑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以实现聋哑人残而不废、无异完人为努力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三生教育”;德育体系;生命教育以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为主,让聋哑学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学校办学的终极目标。学校的前身为杭州籍聋人章春坡先生于1947年创建的鄞县私立济瘖聋哑学校,1956
2、年起学校曾改名为宁波市聋哑学校。章春坡先生在建校时提出“聋于耳不聋于心、哑于口不哑于手”的育人理念,以实现聋哑人残而不废、无异完人为努力目标,是学校“三生教育”的萌芽。一、“三生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价值诉求“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根据聋哑学生存在着生理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问题,学校提出以培养“生存有能力、生活有质量、生命有价值”的社会人为育人目标,界定“三生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含义为:通过为聋哑学生提供优质的、最适合的教育,让他们在学校习得生存技能和能力,在社会上得到适性发展,体验生活的幸福,并获得接纳和尊重,最终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二、“三生教育”德育体系的构建
3、与实践针对聋哑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笔者以“生命教育”为例,通过对720岁聋哑孩子开展“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构建适合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体系。(一)“生命教育”内容的构建适合聋哑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主要由两大板块和五个特色组成。其中生命教育活动课程板块主要分为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三块内容;而生命教育学科课程板块则体现了德育与学科课程的对接和整合,由主题班会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两部分构成。生命教育活动课程体系中,社会实践活动涵盖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劳动锻炼等内容。学校通过广泛开展文化交流、科技夏令营、学雷锋活动、爱心义卖、社区服务、志愿者行动、合作共建等各种实践活
4、动,体现校内与校外相融合、学生与社会相融合的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入学教育、常规教育(道德讲堂、仪式教育、阳光体育)、礼仪教育、安全卫生心理教育、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教育等,利用升旗仪式、开学式、休学式、毕业典礼、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班团队活动、午谈课等契机,以文明礼仪月、感恩教育月、生命主题教育月、行为规范月、爱国主义教育月等形式来实施生命教育活动课程,设计了学校特有的校园品牌活动;社团活动现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泥金彩漆工作室、金银彩绣工作室、漆画工作室、面塑社、低视力汉字书写社、刻纸编织社、艺术团、篮球社、足球社、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心理社、书法社、国画社、脸谱绘制社、朗诵社、阅读社、计算机社
5、、手工社、篆刻社、手语社、航模社等20多个社团,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课程,并结合学校社团活动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漆画、面塑、脸谱、心理等校本课程。在生命教育学科课程内容中,班团队主题课程涉及小学、初中、职高三个年级不同聋哑程度的学生群体,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生命的关注、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之中。主题综合课程涵盖了日常生活主题课程、艺术主题课程和自然科学主题课程三大板块。其中日常生活主题课程包括沟通与交往、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心理的统整;艺术主题课程包括舞蹈课程(律动、舞蹈的统整)、美术课程(书法、绘画的统整);自然科学主题课程则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统整。(二)“生
6、命教育”实践的成果学校自2013年起开始探索以“生命教育”为主的德育实践以来,在“智•爱”特殊教育思想引领下,以“用爱与智慧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为办学理念,努力为残障学生提供优质的、最适合的教育服务,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生命价值,身怀生存技能,最终融入社会生活。几年来,学校集体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共17项,教师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共20项,学生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共38项,其中全国奖9项、省级奖7项,获奖总数达310人次。学校课题研究成果获省级表彰一项、市级表彰一项,学校教师参与省级课题研究4项、市级课题研究11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多名教师多次在省、市、区级刊物上。1.教师观念引导转变,“三
7、生教育”理念、行动齐头并进在实施“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跟着转变。如今,“生命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老师的心中,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学校教师在参与研究与实践“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不但注重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关注,而且对学生的生存、生活的教育内容也适时渗透,教师们着手研究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等多种“三生教育”实施方式,探索“叙事、体验、感悟、欣赏、品读、对话、探究”等“三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情况,追踪学生行为,记录学生成长,反思教育成效“三生教育”课题研究也开始进行。2.校本教材着手编写,“三生教育”课程体系初见雏形对应两
8、大板块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处组织教师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教材,如生命教育主题班队活动设计生命生活教育沟通与交往科学律动美术等,这些教材涵盖了从小学到职高针对不同年龄段聋哑学生的教育内容,编写的校本教材于2017学年开始试用,在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修订完善。在编写的过程中还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如“三生教育”除了渗透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外,还涉及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文化学等人文层面的内容,这种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资源整合,拓展与提高了教材的广度和深度。3.学生工作扎实推进,“三生教育”德育品牌初步打造对聋哑学生更需要花时间和精
9、力去培养他们的情商,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独立生存,为生活去奋斗。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三生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的一种重要载体,更是德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德育与“三生教育”有不谋而合的出发点和相似的内容。“三生教育”通过课程实施,内化到每个学生生命之中,使学生受用一生。学校围绕“三生教育”育人理念,注重学生常规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学校获得市中小学法制教育教案征集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701班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袁娅清同学获评2016学年宁波市优秀学生,学校“三生教育”德育品牌正逐渐形成。4.扬长教育持续开展,“三生教育”成果凸显特殊教育特色特殊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生 教育 德育 体系 实践 599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