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中学教育论文(共1416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以生为本中学教育论文(共141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为本中学教育论文(共1416字).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生为本中学教育论文(共1416字)以生为本中学教育论文 1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好奇心是中学生年龄发展的典型特征。在英国为了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教育者们想尽了办法。具体保障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给每一个入职前的师范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一定包括学生好奇心的激发的技巧、策略及方法。二是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也会进一步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因此中学课堂上教师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激励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做法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课堂中大量应用各种小活动。如:在讲低体温症的特征时,准备三个水缸一个常温、一个冰水、一个热水,让学生一只手放入冰水
2、,一只手放入热水中,保持5分钟后再将两只手放入温水中,通过这样简单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能理解低体温症时的状态。在讲述人体的组织结构前,先让一位学生躺在一张足够大的纸张上,让其他同伴把他的轮廓画下来。在通过小组互助,在这个轮廓内完成一个人体组织结构图。通过这个活动,老师可以知道每个小组的学生所掌握的已有知识的水平,帮助他更好的实施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将游戏引入课堂,在讲解标志重捕法时,利用大米和一块手帕完成模拟实验。可以看出英国的教师们以生为本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2以生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需要继承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 论文 14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