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共7958字).doc
《人才培养下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共795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下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共7958字).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才培养下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共7958字)人才培养下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比较与分析(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各维度上的综合体现。从6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共同点:(1)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多元。从目标的表述上,6所高校均致力于“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但在具体表述上各有侧重,如培养“教育工作者”(学校A)、“应用型小学教师”(学校B)、“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学校C)、“专业人才”(学校D)、“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E)、“复合型人才”
2、(学校F)等。(2)培养目标在素质要求上追求全面。6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大多数强调人才培养的“一专多能”“能力全面”“素质较高”,从“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到“教育管理能力”“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二)专业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比较专业培养规格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反映了本专业培养的最基本要求,是新入职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标准。从6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在培养规格上,6所院校专业培养规格具有如下共同内容:(1)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儿童保健知识与能力,注重个人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具
3、有创新精神。(2)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一定的小学生保健知识。(3)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6所高校在专业培养规格上均突出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三)课程体系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分析从6所高校制定的课程计划表来看,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任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构成。从表1来
4、看,6所高校在课程结构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比较的具体情况如下:(1)在学分学时比上,6所高校总学分幅度为160189学分,课内教学总学分幅度为125.5154学分,课内教学总学时幅度为20722472学时,6校之间学分最大差距29学分,课内学时最大差距为400学时。(2)在周学时安排上,六所高校课内教学总周数幅度为104112周,课内教学周学时幅度为19.222.9学时,6校之间的平均周学时数差别不大。(3)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6.1%33.4%;“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1.2%37.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5.3%27
5、.1%;“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0.6%27.2%。6校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分配上,除“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差距不大外,其余三大类课程学分比例的最大差距均超过10%,依次为16.4%、11.8%、16.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分分配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4)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时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34.0%40.1%;“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25.3%45.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18.9%34.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时分配上总体还是呈现出较大差异。(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6所学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学时
6、分配情况比较如下:(1)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6所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一致,范围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具体内容基本包括思想政治、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四类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21.2%26.7%,学时比例幅度为27.8%31.6%;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4.1%8.2%,学时比例幅度为5.4%10.0%。可见,6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不是十分明显,但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存在明显差距。(2)关于“专业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在专业必修课程
7、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35.3%43.8%,学时比例幅度为44.3%53.3%;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6.1%17.5%,学时比例幅度为9.7%20.1%。可见,6校在“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较明显,必修课程最大学分差距为22学分(8.5%),最大学时差距为344学时(9.0%),比例均接近10%;选修课程最大学分学时比例差距均超过1倍,其中学分比例差距接近2倍。(3)关于“实践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8.1%21.4%;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5%11.2%。从学分分配上来看,6校实践课
8、程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分配差距较明显,必修课程学分最大差距接近2倍,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接近4倍。至于学时分配情况,从统计表上来看必修课程差距不大,比较一致的地方是,六所学校都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集中(或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但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差别,由于各校实践类课程设置不一致,有些课外拓展课程不便统计学时,导致在学时安排上差别较大。(五)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从6所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具有如下共同点:(1)6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程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艺术与技能类课程。(2)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中,教育学基础、教育科
9、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6门课程是6所高校基本都开设的课程。(3)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中,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两门课程是6所高校都开设的课程,现代汉语、写作、高等数学、初等数学等四门课程是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专业学科必修课程。(4)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中,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教师技能课程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艺术素养课程被绝大多数学校列为必修课程,反映了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重视。不过,6所高校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1)教育学类课程设置的门数、学分存在较大差别,门数幅度为918
10、门,学分幅度为2646学分。(2)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511门,学分幅度为1334学分,在学科方向门类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学校仅开设小学语文、小学数学2个学科方向,仅2所学校开设有3个及以上学科方向。(3)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012门,学分幅度为024学分。(六)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6所高校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具有如下共同点:(1)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皆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力求达到在门类总量上的一种平衡。(2)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两大课程模块。差异性表现为:(1)专业选修课程
11、在学分学时上存在较大差别。选修学分幅度为1128学分,学时幅度为232416学时。(2)选修课程的类型上存在差别。四所学校专业选修课程仅设有专业任选课程,两所学校既设有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还设有专业任选课程。(3)选修课程可供选择的范围上存在差别。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范围最多有四大类课程,最少仅一类课程;可供选择的课程学分与所需学分的比例最高为2.81(50/18),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比例最低为1.11(24/22),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七)实践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6所高校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下:(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2)暑期社会实践
12、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二、讨论与对策根据对6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一)培养方案的基本特点1在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要求上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是6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定位,但6校又各有侧重,有的偏重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的偏重于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培养 小学教育 教学 论文 795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