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共2083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共208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共2083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共2083字)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物态变化”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在下雪时我们没有感觉很冷,但是化雪时却感觉很冷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讲“电压”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知道,高压电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我们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线上,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再如,在讲“浮力”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知道,不
2、会游泳的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会沉入海底,但是在死海中人们不但不会下沉,还能长时间躺在海中看书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讲“光的折射现象”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准备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将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利用实验,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例如,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物体沉到水下是因为没有浮力的影响;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木块小;气体中的同一物体所受浮力要比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初中生所形成的这些前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具体的物理实验为手段和载体,利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他们充分感知和接受新知识,摆脱之前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定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文字、语言描述代替具体的实验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如,在判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影响时,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称重法,用测力计称重实物进行演示:先用测力计钩挂起一块铁块,让学生记下显示的数字,然后用手向上托起铁块,学生容易发现测力计数字会变小,这是因为铁块受到了手的上托力;再把铁块放到水中,发现测力计的数字也变小了这说明水对铁块施加了上托的力,也就是铁块受到浮力的影响这样,学生能得出下沉物体也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有效 教学 策略 分析 208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