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和理解的教学设计对比研究(共1780字).doc
《任务和理解的教学设计对比研究(共178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和理解的教学设计对比研究(共1780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任务和理解的教学设计对比研究(共1780字)任务和理解的教学设计对比研究 1基于“任务”和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的不同特征1.1理论支撑不同基于“任务”的教学设计其理论依据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课堂中完成授业与解惑都是让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手段都与传授和灌输有关,都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的,教师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
2、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因此学习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1.2教学目标不同基于“任务”的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中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基于“理解”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主动知识建构为目标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中是组织者、帮助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的准备,以利于学生间互助,通过相互激发建立起对新知的探索与认知。1.3教学过程不同基于“任务”的教
3、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学设计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无视课堂的生成,不让任何的“意外”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教师不以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来直接教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是根植于学生的先前经验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学、讨论、互帮、展示等活动,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往中习得了自学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使学生终身受益。2两种教学设计观给我们带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务 理解 教学 设计 对比 研究 178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