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应用浅见(共2072字).doc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应用浅见(共207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应用浅见(共2072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应用浅见(共2072字)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应用浅见 一、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首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能力大小、性格差异等要素进行合理搭配,每组以3至5人为宜,尽可能做到各小组实力相对均衡。为下一步的组组交流奠定基础。小组交流的好处在于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团队。在小组内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同学之间对数学学习的交流,沟通,争论,帮助,集体荣誉感等诸多学习情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预定小组学习模式中去。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对整体所学知识的把握,对小组内的好的方法,适当加以表扬,对后进学生让组内
2、同学检查指导。这种合作能让他们进行互帮互助,在学习中结下友谊共同进步。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竞赛、积分等方面的自由竞争。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荣誉感意识。在课堂学习中,对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都要检查,教师给予公平评价,形成竞争。对于表现好的学习小组要量化成指标,比如积分,在一定时候兑现成精神或是物质奖励。同一小组内的成员之间也要轮流回答问题,不宜固定。这样才能做到补齐短板,后进生为了不拉后腿,会奋起直追,优等生为了集体荣誉而努力帮助后进生。还可以让各小组在竞争时互相点将回答问题,彼此找弱点。或是一个小组对另一个小组的解答提出更好的方案。在数学教学中形成小组
3、内部互相帮助,小组之间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有的小组采用较直观的拼图方法得出结论;有的小组则采用度量的办法;其中有一组则采用了做辅助线的方法,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通过各组对本组方法的阐述及比较,从而体验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也达到了小组之间互相促进的学习效果。三、教师和小组之间的交流。既然是交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教师和各小组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在活动中加深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一上课就迫不及待地给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施教。而应该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 教学 中的 交流 应用 浅见 207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