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4703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470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4703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4703字)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双创教育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国务院和教育部第一次出台指导性政策意见,提出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同年,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开赛,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5。近年来我国的双创教育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制定了具体的要求,做了相应的详细部署,同时还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起步晚、起点低、资金和政策制度保障不力等共性问题6,还有一些
2、自身特点,比如,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传统精英式本科教育应对社会需求变化的转型定位,本身对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办学道路的就尚在探索当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之后,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教育形式及内容流于表面,创新不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易不明确,容易造成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的后果。再有就是应用型本科“双师双能”型教师较多,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双创教育会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三个,本身应用型本科有重实践的特点,实践平台、实习基地本应是其长处,但将这些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却做的不够,造成创新创业依然缺乏平台。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要提升应用型本科人
3、才培养质量,除了要建立完善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创业教育体系,还可以从优化专业结构、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项目、强调实践训练、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搭建校企联合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具体方面来凸显其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从而促进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研究以应用型高校西安航空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具体改革的专业方向,基于以上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完善的策略和构想,以期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一)建立健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
4、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前提下,优化当前课程系统设置,结合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现,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本研究在学校满足修改要求的前提下,在西安航空学院材科科学与工程2017版培养方案中,试点性开设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思维训练先导课程一门(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研究方法导论,24课时),开设创新综合实验一门(材料科学基础创新综合实验课),增加和改革课内创新综合实验8课时(材料成形基础、金属材料、材料加工方法、航空材料概论各2课时)。在2019版大纲中又增加校企合作的企业高工参与授课的材料科学创新创业系列学术讲座16课时;另外,原版培养方案中一直在实践教学
5、板块包含材料创新设计、材料创新实训两个部分针对创新创业的环节,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得用保留。至此已经形成了先有研究方法教育(创新研究方法导论),紧接理论课程中运用此方法的训练(课内创新实验),再联合贴近企业生产实操和生产需求的创新创业讲座,最后衔接实践环节的集中课设和实训,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部分的课程体系已经相对完整:有方法论教学,有对在理论知识中对方法论的运用训练,有贴合企业实操的讲座,最后再结合集中实践环节的夯实。(二)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突出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中课内创新实验的设置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最紧密,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很容易沦为单纯对理论知识的重复性验证,而丧失创
6、新创业教育的效能。改变单纯的验证性实验,而体现对理论课学习的基本原理的应用,并突出对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聚焦复杂工程问题,同时也可以强化双创教育。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分小组进行,突出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应的在集中实践环节中,改参观实习为动手操作加分组讨论加头脑风暴,针对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讨论并实地提出整改建议,这种“问题导向”的模式进行实训,并写入实习报告。除了授课方式,在考核的时候,突出能力目标导向,综合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理论课程考核时考试题目增加开放类、创新论述类、举一反三类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让学生现场发挥,根据思辨能力打分。实践类
7、课程实行允许偏差的单一变量参数表征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任务,根据完成程度和创意效果打分,突出对创新和信息处理这两类可迁移能力的量化考核。以上所述的授课方式要求和考核要求改革已经写入新版课程大纲,并在其中有详细的量化型要求,对哪种授课方式支撑哪一个课程目标,哪种考核方式支撑哪一个课程目标都有清晰表述,深刻容易培养方案的量化产出体系当中。(三)建立一支“数量足、理论精、实践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如何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并将其与实践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相结合是本项目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人数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创业 教育 材料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470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