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讨(共4768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讨(共476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讨(共4768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讨(共4768字)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讨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信息素养是解决问题,评价、使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是有效进入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从国内外学者的分析可看出信息素养的外延基本包括了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交流等方面,主要体现人们所具有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以及信息安全的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不断丰富的综合概念。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定标准1国外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定标准目前,国外对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的标准较多,其中以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高校信息素质联合工作组ANZI
2、IL标准以及英国国家大学图书馆协会SCONUL标准最为著名。具体而言:ACRL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86个三级指标;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ANZIIL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组成;英国SCONUL标准是由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尽管所设置的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不同,但其所涵盖的内容基本涉及到上述信息素养所包括的“信息意识、知识、技能、道德与安全”等方面。2国内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定标准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评定标准而言,国内关于高校信息素养的标准较少,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由7个维度,19项标准,61条具体指标组成,是中国第一个比
3、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国内对高校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者有陈文勇、刘孝文、曾晓牧、孙素华和王莹等。具体而言:陈文勇等4在探讨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分类和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制订了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包括9大标准和40项子指标;刘孝文5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曾晓牧6所构建的评价中国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孙素华7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王莹8所构建的军队院校本科生信息素养标准包括
4、5个维度、17个绩效指标和45个指标描述。此外,桑新民9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生信息素养的6个标准;刘美桃10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从8个方面来制定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吴平11提出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三层结构模型。如此众多学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也是根据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评定,涉及到“信息意识、知识、技能、道德与安全”等方面。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到高校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因此,有关部门积极倡导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信息素养标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对学生信息教育的培养制度化、规范化,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更好地实现收
5、集信息、利用信息和掌控信息的目标。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定方法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信息素养领域中的关键问题,而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可操作性等直接决定着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与改进12。因此,构建准确、全面、客观、反映信息素养的标准极为重要,同时兼顾实际操作性,将为进一步明确所调查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供重要的工具。1调查方法目前,国内学者所开展的高校信息素养研究多采用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尚未使用电子化的参与式调查方法。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具有调查对象明确、易组织、易管理、不受地域影响等优点,而电子化的参与式调查方法则在时效性、快捷性以及后期数据处理方面具有众多优势。针对纸质问
6、卷所存在的一些缺点,适当增加电子化的参与式调查方法,将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的后期分析处理工作。2调查问卷设计项目尽管国内学者在进行高校信息素养评定过程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中所设定的选项不同,但总的来说包括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信息素养所包含的重要内容。考虑到调查对象对个人基本信息存在的顾虑,建议将个人信息中的姓名、班级、专业进行去除,只保留大学名称以及年级,如此可更加准确获悉高校学生不同年级信息素养的水平情况。信息素养所涉及到“信息意识、知识、技能、道德与安全”等方面应在问卷中进一步细化,从而更好的对上述内容进行合理、准确评价。3评价指标的标准一般情况下,评价指标所设定的等级过少,
7、实际调查过程中操作较为容易,但在后期数据处理过程中会发现数据精度差、信息不够完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等问题;而所设定的等级过多,尽管可能会获得较为完整的信息,但实际调查中会使得受试者感到盲从,不知如何回答,操作较为困难。由于信息素养所涉及内容较多,目前,对评价指标的评判等级划分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有的依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评判等级以24个为宜,有的以内部性一致为标准设定评判等级,因此,众多学者在进行评价指标评判时多根据具体标准和不同对象的特点进行档次划分。一般而言,根据内部一致性较佳的里克特(Likert)五点量表的方式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可以较好的使受试者根据问卷题目所描述的事件,在五个不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信息 素养 评价 标准 研讨 476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