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共31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共310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共3100字)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当今人们处于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在教育这一领域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一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以反复训练技能和简单的机械记忆为主,不给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机会,淡化学生自主思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学生大脑的开发。现代化教学设备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应当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将其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一、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教学要与学生特点相符合小学生的思想不成熟,
2、行为方式幼稚,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并且他们还未形成一个班集体的概念,往往没有组织纪律,这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想要让学生认真听取老师的话,首先老师要和孩子们成为朋友,当老师与学生之间少了几分距离感,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密切,对老师产生好感,这样便会更加听从老师的话,从而使得班级纪律更加严明。近几年,国家为农村小学配备了交互式教学设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电子白板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运用电子白板教学,把知识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既直观形象,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
3、”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把圆分割得越细小,所拼成的图形就越趋近于长方形,从而体会转化思想与极限思想。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如何得到个圆的面积呢?”“我们在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怎样做的?”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也将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呢?”然后指导学生把圆等分成扇形,并用这些扇形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为了实现“以直代曲”,使圆等分后拼成的图形更接行四边形,把圆8等分、16等分、32等分,再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发现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形状。教学中,将圆等分的探究过程比较繁杂,若让学生动手剪
4、拼,不仅操作困难,还会占用课堂许多时间,此时便可灵活运用课件中的“圆的面积推导”学科工具,在较短时间内轻松实现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128份所拼成的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发现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直观比较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的联系,顺利将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圆的面积探究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之整合,能有效渗透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研究图形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二、信息技术设备的有效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前,教师只能通过用语言描述或用粉笔书写知识内容,受条件的限制难以用更
5、加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知识内容。现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对此进行改善,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对于数字的增减学生缺少一个具体的概念,对于这个的记忆往往都是通过死记硬背,并不是真正理解后才对此进行了记忆。但是在现代化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将数字转化为实物,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现实的情境之中,把数学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不但对知识点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使记忆更加牢固,而且对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能够主动地对内容进行思考,老师只起辅助引导的作用,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有利于师生互动,课
6、堂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例如,在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节课时,教学伊始,教师设计蚂蚁绕透明环形橡胶圈外壁不断爬行,却始终无法获得橡胶圈内壁的食物的动画情境,并提出问题:“蚂蚁一直转圈爬行,为什么得不到食物?”“蚂蚁在哪个面爬行?食物放在哪爬行就能获得食物呢?”在学生纷纷讨论却无法得出好办法的矛盾冲突中,引出莫比乌斯带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课末,教师再次回到课始蚂蚁寻找食物的动画情境,并提出问题:“你们现在想到办法让蚂蚁沿着一个面爬行就能获得食物了吗?”学生回答:“把透明环形橡胶圈改为莫比乌斯带。”此时教师相机课件演示蚂蚁沿着莫比乌斯带爬行并获得食物的动画,学生自然体验到探究
7、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内心的需求,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得到良好的发展。三、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要多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处在一个刚刚萌芽的阶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呢?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利用它来制作课件,演示出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利用学具将圆转化为长方形时,由于时间和份数的限制,无法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化曲为直、无限逼近”的转化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思维过程。老师对知识多次的解释和比划,与适时
8、、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相比,后者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知识得以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它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再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已经学过的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利用课件出示知识网络图:在每个图形上制作链接相应公式推导的微视频,让学生随机点击展示,便可以重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整理,观察这些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推导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在渗透转化思想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四、信息技术教学设备
9、弥补了乡村教育的短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打破了原来固有的生活模式,走出农村向城市进军,乡村学校小班化已成为时展的必然产物。就我所在的学区72个教学班中,23人以下的班级就占了70个,其中10人以下的有42个;这样就必然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农村富余教师”被转化为幼儿教师,有的调到了乡镇中心学校和县城学校,这样一来乡村教师就相对短缺了,一位老师就兼任好多门课程,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希沃班班通、甘肃教学通等)来进行教学。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在一些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比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甘肃教师学苑、教师教研网、“教研报”微信公众号等)下载一些教学资源,在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弥补了由于教师短缺造成的师资力量薄弱、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总之,正确、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发大脑、培养抽象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然而,在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教学时,也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计划,过度使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刺伤学生的眼睛。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