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共5787字).doc
《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共578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共5787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共5787字)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分析 摘要:文章在新常态背景下审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现其处于关键机遇期与生存挑战期并存、公众价值弱视与社会实践认同并存、政策性失衡与市场性倾斜并存的困境场域中。据此,要突破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瓶颈”,就应当洞察高等教育新常态,向机遇要发展;抓住市场竞争新常态,以成败论英雄;适应政策变化新常态,用质量求生存。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继续教育;困境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目前正进入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升级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以规模增速放缓、提升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
2、阶段,高校生源竞争更是愈加激烈。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变革转型的夹缝中求生存,既是发展机遇,更是生存挑战。那么,高校继续教育是存,或亡?如何适应新常态?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予以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新常态内涵的嬗变2002年以来,新常态(NewNormal)成为各大国际主流媒体的热搜词。据统计,仅2011年,这一名词每一个月就出现了700次。何谓新常态?新常态之“新”与“旧”、“老”相对;“常态”则是指“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起先是对宏观经济状态的描述。穆罕默德•埃尔•埃里安(MohamedEl
3、Erian)在2010年第40届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对新常态进行了确切的定义,他认为,“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常态是经历多年非常态时期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在发达经济体中,新常态可归纳为“一低和两高”,即为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经济学家林毅夫较早在我国提出新常态一词,后来学者们习惯于用新常态来描述国际经济态势。2012年,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将新常态内涵本土化,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较低的经济增长、较高的通货膨胀、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更为平衡的经济结构、加速的产业升级换代和更为激烈的经济周期”2。但新常态作为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经济学名词,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则源于于2014年5
4、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对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进行深入解读,使得新常态的概念更加明确。自此,新常态一词使用频率迅即攀升,成为官方话语体系中的热用词,也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专家学者所广泛使用。在2014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常态得到了更加系统性的阐述,并明确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趋势。至此,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涵和主要特征得到了系统明确的阐释。在“新常态”的概念嬗变历程中,其理论内涵日渐凸显。新常态包括当下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具有准范式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认知框架,用于指导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将以新常态为视角,分析高校
5、继续教育困境场域,探究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二、新常态下的高校继续教育困境场域的审视高校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其功能和作用随环境的变迁发生价值异化,社会认同工具化。继续教育长期处于艰难的自我价值追寻和发展超越探究的困境之中,而在这种矛盾运动中,蕴藏着惊人的战略选择机遇,亟待进一步分析,为高校继续教育突破与超越提供理论支持:(一)关键机遇期与生存挑战期并存1.我国现有人口中对高等教育需求巨大,普通高等教育处于体制障碍和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高校继续教育处于关键机遇期。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
6、为119亿余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亿余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亿余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亿余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内涵发展显然不符合,因此,继续教育应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升国民的整体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这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增速明显放缓,生源危机凸显,势必挤占高校继续教育生存空间,高校继续教育处于生存挑战期。据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
7、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2013年比2012年下降3万人,这种下降趋势估计将持续至2020年。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生源危机有蔓延至全国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在积极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部分高校为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不得不挤占甚至放弃高校继续教育。(二)公众价值弱视与社会实践认同并存1.继续教育的公众价值认同长期被弱视,社会认可的程度低。随着国家分配政策取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从个人素质和能力本位出发,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继续教育
8、毕业生在就业及社会认可度上,按理应该有了共同的基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继续教育社会认可度仍然很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继续教育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可能在学习期间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些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办学过程中学生既没有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训练,又没有对其技能进行培育,因而难以适应社会需要;有些为增加经济效益所设立的继续教育函授站点过多,加之对教学过程又疏于监督和管理,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继续教育的社会声誉每况愈下。社会认可程度低损害了继续教育的长远利益,也蕴藏着继续教育的挑战。2.从社会需求来看,继续教育满足了公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要求,在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态 高校 继续教育 发展 困境 分析 578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