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颅脑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共3309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循证护理对颅脑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共330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证护理对颅脑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共3309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循证护理对颅脑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共3309字)循证护理对颅脑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70例颅脑手术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氧合指数、潮气量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反流、误吸、胃潴留、腹泻发生率分别为
2、11.4%、5.7%、5.7%、8.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7.1%、22.9%、22.9%、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的通气效果,降低VAP发生率,且能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循证护理;颅脑手术;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颅脑手术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5例。循证护理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
3、41.310.9)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11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脑肿瘤9例,其他2例;机械通气时间310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61.4)d。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1.711.1)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12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脑肿瘤7例,其他3例;机械通气时间312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91.8)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1.2.1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等基础护理。1.2.2循证护理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建立循证小组
4、,通过查阅数据库寻找证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具体循证问题及护理措施:a.反流和误吸循证支持和护理。在确保患者安全情况下,其体位改为左侧卧位,床头抬高3045,喂养后该体位维持30min4。协助患者改体位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持患者的头、颈及身体处于同一轴线。每日测定气囊压力,压力为2530cmH2O(1cmH2O=0.098kPa)。选用管壁光滑、弹性好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动作轻柔。对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干预。喂养前除净气管、口腔内痰液,观察空肠管是否移位;若发生误吸,立即停止喂养,及时清除气管内的异物,患者取右侧卧位,密切监测其血压、呼吸功能的变化;b.腹泻的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颅脑 患者 术后 机械 通气 效果 330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