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职业教育论文(共3280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州职业教育论文(共328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职业教育论文(共328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州职业教育论文(共3280字)常州职业教育论文 一、近代常州的职业教育历史考察职业教育在中国追根溯源应该到古代的艺徒教育或家传教育,那是完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手把手的现场学习。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和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自己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成为社会的急需,创办实业学堂、兴办实业教育便应运而生。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是由洋务运动发起的实业教育,进而转为为近代中国制造业服务的职业教育。可能由于起步较晚的原因,常州实业教育的思想并不是十分突出,直到1927年,常州的职业学校才开始出现以实业救国为特征的飞机科、汽车科、土木科等。相反,由于地方民族工业
2、比较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因此,常州的职业教育有一种因势而生、促进民生的特点,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发挥地方民族工业的特长。例如,常州的纺织业领先于苏南地区,因此,常州早期的职业教育多以绘画、刺绣、桑蚕、染织等专业为主。在教育理念上,近代常州职教完全体现了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的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基础教育,教育的目标也不是文人大师,而完全是当时社会急需的科技人才。教学的内容也主要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教育模式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与当今的高职教育理念都十分近似。二、现代常州的职业教育(一)解放初期的职业教育解放初期,常州的工业、农业都处于萧条期,需要注入强心剂
3、刺激它们的发展。职业教育得到一度的支持和促进,尤其是很多工厂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中来。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沿袭了当年职业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应用性强,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到生产一线发挥作用。1950年,顾峤若、李鸿业等为适应记账方法的改革,创办私立常州真理会计补习班,先后设簿记班、会计班、成本会计班、统计班。迄1960年,全市共有15所职业中学:大成一厂纺织机械中学(1958年),大成二厂中等技校(1958年),大成三厂职业中学(1958年),民丰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机器厂职业中学(1958年),中华电机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化工
4、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变压器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职业学校(1958年),常州建筑机械厂职业中学(1959年),常州开关厂职业学校(1959年),常州拖拉机厂职业中学(1959年),常州市政工程机电技术中学(1959年),常州市无线电厂职业学校(1960年),常州市二五三厂职业中学(1960年)。后来发生的和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普通教育的偏重使得很多人轻视职业教育,仅在一些普通中学里设职业教育班。1980年,市第七中学设毛纺保全班、棉纺保全班,市第九中学设无线电班、机械班,市第十七中学设拖拉机班,市第十八中学设服装班、塑料班、电工班。1982年,市第九
5、中学设会计班、幼儿保教班。1983年,市花园中学开设大客车职业班、化工有机合成班。同月,市第二十五中学设电子模具职业班。市第二十三中学附设高中职业班。1985年,常州市控制电器厂与市第二十三中学挂钩,开设电子技术职业班。工、建材、城建、财经、卫生、艺术、物资等多个行业的14所中专校群体。市里各行业和大型企业也共建有14所技工学校,教育部门举办的有12所职业高中。(二)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当改革开放春风吹起,常州市政府划定了新北工业园区,展开招商引资,大力兴办企业和工厂,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又一次被推向高潮。此时,市政府很好地发挥了统筹职能,采取统一政策予以扶持,各类职业学校得到协调发展,很好地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州 职业教育 论文 328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