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论文(共1839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论文(共183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论文(共1839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论文(共1839字)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论文 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由于受各种消极腐朽思潮的影响,在某些新闻工作者的日常言行中,则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我们倡导的职业道德准则相悖的现象。具体来说,一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失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舆论监督不力。由于我国相关的舆论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使得舆论监督缺乏强有力的操作规范,也就造成了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舆论监督渠道梗阻的情况,例如拒绝采访、封锁消息、威逼利诱等。诚然,目前的新闻媒体对公众事件的曝光率有所提高,但仍是流于表面,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在内容上大多停留在环境卫生、社会公德、窗口
2、行业等问题上,监督的对象大多是普通民众和基层干部的日常表象,而对于某些领导干部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及一些较敏感的问题,则常常能够避过舆论的监督。造成舆论监督缺失,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而更主要的是,一些新闻工作者身上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缺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敬业精神。第二、各种虚假新闻不断。虚假新闻不断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不当竞争的出现,使得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只能以噱头吸引读者和观众;一些新闻工作者为应付考核,东拼西凑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自由撰稿人的出现,为虚假新闻的产生不断地推波助澜;拜金主义的滋生让金钱成为虚假新闻的敲门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第三、新闻侵权案件不断
3、。新闻侵权现象的产生与新闻记者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理所当然地将“正在发生的事实”写入了新闻的定义。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不能以时间来核实新闻的真实性,最终上演了新闻侵权的闹剧。有的新闻工作者或出于私欲,或由于其他原因,对新闻事件作了失实报道甚至过实报道,最终导致了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对媒体本身、对社会公众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第四、不断出现的恶意炒作。黄色新闻是西方一些媒体已经摒弃掉的一种竞争中的产物,而我们的一些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扩大受众面,竟频频向黄色新闻、花边新闻、暴力新闻靠拢,并乐此不疲,沉溺其中。媒体中频频出现的暴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工作者 职业道德 素养 教育 论文 183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