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下的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共392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下的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共3920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课下的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共3920字)摘要:微课的兴起为高校经济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改革的方向。基于微课的特点和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微课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设计了教学环节,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微课;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一般高校都将经济学的课程开设在大一大二阶段。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所有商学院学生在入校的第二学期学习微观经济学,第三学期学习宏观经济学,每个学期36学时。由于经济学具有体系严谨、理论抽象的特点,对于刚开始接触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比较晦涩抽象,学习起来枯燥无趣。
2、并且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任何知识点的学习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后续学习的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互联网的发展,新的媒体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同时,手机及微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占据人们大部分的阅读时间。在这样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和学生的需求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应用,如果将其引入经济学的教学中,对提升经济学教学效果将起到推动作用。一、教学改革中“微课”的兴起近年来,随着视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已经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互联网+”的兴起并延伸至教学领域
3、,促使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方法产生。微课,是指针对某一课题或知识点,以视频、动画、PPT等形式,配以相对应的声音解说,使观看者能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点有所了解和掌握。微课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具有时间短、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特点。微课将原有完整的知识碎片化,将复杂的知识拆分细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以视频,达到易懂易学习的目的。同时,微课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且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自主在线学习。关于“微课”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是“微课”的开端。第二种说法是,1995年
4、由英国纳皮尔大学的Kee教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是“微课”的起源。虽然对于微课的起源虽说法不一,但是其针对性强,便捷新颖等特点,使其成为教学改革的宠儿,迅速成为发达国家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国外对微课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并深入应用到课堂学习中去。在国内则是近几年被重视并加以应用的。目前,微课在中小学的各类课程中广泛应用,在高校中也不断普及。多数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关于微课的教学改革,将新兴的教学方法融入传统的教学中去。二、基于微课的经济学教改作用1.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及特点。经济学是经管类的学科基础课,1989年被确定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备课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经济学是经管专业其他课程的
5、基础,具有经济学基础,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经济学体系严谨、逻辑严密,且理论抽象,晦涩难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且不断发展,所以要求教学环节的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2.经济学教学现状。根据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济学课程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其中,第二学期为微观经济学(36学时),第三学期为宏观经济学(36学时),经济学共72学时(50分/学时)。整体上来说,学时基本充分,但由于经济学内容较多,将所有知识点压缩进72学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该课程仍以
6、较为传统的授课方式开展,以教师讲授为主,PPT课件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教师会穿插相关视频及案例,并配以相对应的习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PPT作为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部分学生因为有PPT可以课后参考而在课堂学习上有所懈怠。其次,课堂播放的视频多数为教师在其他网站或平台中搜集到的资源,重复率高、针对性较弱。有些视频时间过长,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但如果将视频完全取消又会令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使视频教学处于一种“鸡肋”的状态。3.基于微课的经济学教改作用。将微课应用到经济学教学中,对课程、学生、教师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于经济学课程本身,将微课引进
7、到教学中,可以将原有的知识碎片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吸收,将难点各个击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利用视频课前讲解,形式新颖,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课前观看录制好的视频,课堂再由教师讲授,配合相应的课堂讨论,既可以节省一部分上课时间,又可以让学生更易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微课丰富了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并学习,并且可以反复观看,作为永久的资源保存。微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改变原有的被动学习状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有利于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微课中也能受到启发,促进自身教学观念、
8、方法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微课资源通过平台互通有无、交流学习也给教师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三、基于微课的经济学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由经济学教学团队的4名教师集中选取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概念及知识点,录制视频。每个视频都围绕一个概念或知识点,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视频内容需要结合现实的案例和情境。如供求关系部分的讲解,就可以结合实际超市商品的价格,将情景设置在现实的超市中,增强学生的带入感。不容易实现的情景可以使用动画来实现。如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讲解中,经常举的是吃包子的例子,就可以使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绎,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每次的视频后提出思考问题。将视频在课前发送至微
9、信平台中供学生学习。2.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每次课堂就之前微信平台的视频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和难点之处。特别是微课中提出的问题,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解答。讨论之后,各个小组将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由教师总结并答疑。最后,由教师对课程内容串联并进行讲解,以达到厘清脉络、巩固知识点的目的。教师讲授的部分依旧不能脱离传统的多媒体PPT,因为其依然是学生课后及考前复习的重要依据。3.课后反馈。课后的反馈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微信群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反馈。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进行解答。第二部分是学生
10、对微课效果的反馈。在一学期学习结束后,对所有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及选取个别同学进行面谈,通过统计来分析微课的授课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四、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注意1.需要重视视频制作的困难。视频的制作,尤其是动画的制作,包括录音、配音都需要专业的器材、专业的技术、专门的软件来制作完成。一般的经济学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所以需要依靠学校的力量或委托给其他制作公司。视频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微课的效果,所以视频的制作必须精良。不能重复出现课程中使用的PPT,导致学生重复学习。视频达到预期效果的保障是前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2.重视学生的反馈。除了期末的问卷调查的反馈,还应该重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意见的反
11、馈。根据每次微课的视频内容的反馈,及时调整视频制作。因为微课最终服务的是学生,如果学生不能满意,则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使微课教学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反而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3.微课不等于上课。由于经济学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必然需要一定的体系。微课虽然是新兴的技术手段,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的教学活动,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需要认识到的是,微课并不是适用于每一门课程,适度应用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但是过度使用微课,有可能会导致本末倒置,恶化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曾小慧,战岐林.基于微课的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08):100+102.2杨二霞.微课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95-196.3邹晓涓,叶洪涛.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7):203-204.4张同斌,刘琳.基于微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81-86.5徐勇.微媒体背景下经济学“微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5):189-190.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