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路径分析(共8936字).doc





《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路径分析(共893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路径分析(共8936字).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路径分析(共8936字)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1.引言外语教学的历史表明,外语教学总是在赞成和反对语法教学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中发展的(Thornbury,1989;参见衡仁权,2007)。应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关于学习者要不要关注语法的争论(参见戴炜栋、任庆梅,2006)。赞成语法教学的英语教学法包括: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基于转换生成语法的认知法。这两种英语教学法通常采用显性的语法教学法,对意义和语言的实际使用关注不够。反对语法教学的英语教学法包括:听说法和交际法。这两种教学法提倡隐性的语法教学法,忽视甚至放弃语法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和书面语能力的提
2、高。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交际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开始处于强势地位。但交际教学法效果不理想,语法教学再度兴起(戴炜栋、陈莉萍,2005)。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语法教学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探索语法教学新途径又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热点(朱玉山,2007;BatstoneEllis,2009)。要探索语法教学的新途径,就必须对语法教学实施自上而下的改革,从构建新的教学语法体系入手,改变英语教师的语法观和语法教学观,编写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材,在语法教学中体现新的语法观和语法教学观。2.构建新的教学语法英语语法教学改革应从理论入手,理清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关系,明晰理论语法的最新发展,以
3、新的理论语法为基础构建教学语法体系。理论语法突破了单一语言的阈限,通过对语料的研究来发现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分析的路径。教学语法主要是为语言教学设计和编写的,教学语法的构建通常是以某一或某些理论语法为基础。1)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关系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教学语法是理论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理论语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学语法的产生和发展。现行的教学语法主要是以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过分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对语义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关注不够。结构语法把语言看作一套独特的结构体系,排除意义、偏重形式,把语言看作是语言符号所引起的人的行为反应,即刺激反应过程,认为人类的语言就是由这
4、么一系列无穷无尽的刺激反应构成的言语行为,这里说话者的刺激和听话者的反应就是言语形式的意义(Bloomfield,1933)。结构语法对语法教学的直接影响是语法教学重视语言结构和句型,对语言基本句型进行高强度的、机械性的口头操练,要求学生反复模仿、操练和实践语言结构,从而达到不自觉地运用语言结构的程度。转换生成语法把基础部分(thebase)和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rules)看成句法的两个组成部分,基础部分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phrasestructurerules,简称PS-rules)和一个词汇库(lexicon)。基础部分形成深层结构(deepstructure)
5、,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成表层结构(surfacestructure),转换规则不改变语义,深层结构决定语义部分。转换生成语法指导下的语法教学注重深层与表层结构之间的转换,重视转换规则和步骤的讲解,如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转换、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等,忽略转换前后表达式之间的语义差别和语用功能。现行教学语法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都滞后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亟待更新和发展。2)认知语法:理论语法的新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语言研究的目标从描写语言现象转向解释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逐渐成为解释语言现象的一种路向,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包括: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不是一个自
6、足的系统;句法与词汇、语义密不可分;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与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沈家煊,2000)。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法在语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认知语法把构式(象征单位),即形义配对体,作为语言研究的首要对象,对词汇、词法和句法作出统一的解释(Langacker,1987,2008a;Goldberg,1995,2006)。认知语法强调语法形式和意义并重,注重语法理据性的解释,强调从实际使用的语言中抽象和概括语法,注重基于语言运用的语法教学(参见林正军、刘永兵,2012;林正军、姜晖,2012)。“认知语法的出现象征着语法研究的钟摆又由注重形式转向注重意义”(沈家煊,1
7、994),强调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Taylor,2002)。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最新发展为探索英语语法教学的新途径提供了新思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法在语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认知语法已被视为语言教学的基础(Langacker,2008b)。然而教学语法的认知研究还比较零散(参见Knopycker,2008),还未能在语言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认知语法要显示其应用价值还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应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国内尚未见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教学语法系统研究。认知语法的应用研究对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意义重大,必将是国内外
8、语语法教学研究的新趋势。3)认知教学语法的构建什么是认知教学语法?如何构建英语认知教学语法?认知教学语法描述语法现象,从语言外部、语言内部和人类认知三个层面解读语法现象的理据性,从(社会、文化和语篇)语境和语言使用者等多层面解读语法现象的使用。认知教学语法试图回答语法现象:(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用?语法现象是什么?简单地说,语法现象是对各级各类实例构式的描述和概括。构式是形式和意义/功能的结合体,涵盖了各级各类语法现象,包括从词素到词到句的各级单位,包括具体实例构式、半抽象语言结构(半图式构式)和抽象语言结构(图式构式)(见表1)。词素词句构成一个连续体,实例构式半图式构式图式
9、构式构成连续体。语法现象为什么?即各级各类构式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其理据性何在?认知教学语法的构建应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为依据,以认知语法为基础,着重从以下视角解读语法现象:1)实例构式对感知经验的体现关系。人与世界互动所产生的感知经验是实例构式的意义来源,现实的或可能的经验是实例构式的语义基础,如果言语表达式所表达的不是现实或可能的经验,该言语表达式没有意义。感知经验通过人脑的逐级加工逐渐清晰,形成认知意象、概念结构,最终形成语义结构,由语言形式来表达;2)事件类型对感知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关系。抽象和概括能力是人类先天具有的能力,人们具备将同类的感知经验概括为事件类型的能力,如人们具备将花、草
10、、树、木概括为植物以及将猫、狗概括为动物的能力,人们也具备将洗手、洗脚、洗脸等概括为与“洗”相关的同类事件;3)图式构式对实例构式的抽象和概括关系。图式构式即传统语法所说的抽象语法结构即语法构式,它是在对实例构式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产生的,如人们可能将实例构式washhands,washfeet,washfruits抽象概括为半图式构式washObj,并进一步概括为图式构式VtObj,表达“(施事)对受事发出的行为或动作”;4)图式构式对事件类型的体现关系。事件类型是对同类感知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图式构式是对同类实例构式的抽象和概括,实例构式体现感知经验,图式构式体现事件类型;5)人类认知在各种关
11、系中的作用,包括对具体经验或实例的抽象和概括(即范畴化)、对感知经验的逐级加工以及言语的创造性表达等。语法现象怎么用,包括实例构式和图式构式怎么用?在特定文化语境中,言语构式(即实例构式)的使用主要受情境语境的限制,在不同情境语境中需要用不同的言语构式来表达。传统语法认为主动句(主动实例构式)和被动句(被动实例构式)是表达相同意义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述是不恰当的。不同的表达式可以表达同一命题意义,但它们的表述意义是有差别的(林正军、杨忠,2010)。图2ag是例(1)ac的认知意象图,图2(a)表达的是命题意义“Tom打碎玻璃杯”,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没有被凸显。主动句(1)a中“Tom
12、”是交际双方的已知信息,“broketheglass”,“theglass”和“broke”都可能作为新信息被凸显(见图2bd),表达不同的表述意义,用于不同的语境,回答不同的问题,它们所对应的语境和问题如(2)ac。被动句(1)b中“Theglass”是已知信息,“wasbroken(byTom)”和“byTom”分别可能作为新信息凸显(见图2eg),他们所对应的语境和问题如(2)de。(1)d表达一种状态,其中的过去分词带有更多的形容词特征,对应认知意象图2(h),其对应的语境和问题可能是(2)f。由此可见,同一言语构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语义成分可能被凸显,表达不同的语用意义。图式构式是
13、对实际言语使用的抽象和概括,反过来图式构式又管窥和规范新的实例构式的产生。符合图式构式要求的成分可以直接进入产生典型实例构式,不完全符合图式构式要求的成分经图式构式的压制可以进入产生非典型实例构式,完全不符合图式构式要求且图式构式无力对其产生有效压制的成分不能进入图式构式。(3)(5)是典型的双及物实例构式,对这些双及物实例构式的概括可以得出双及物图式构式SUBJVOBJ1OBJ2,表达“(主语)给予某人某物”的语义,主语通常为有行为能力的施事,动词为带有“给予”语义成分的及物动词,OBJ1通常为(给予物的)接受者,OBJ2通常为给予物。凡是符合双及物图式构式在形式和语义上要求的成分可以直接进
14、入,产出典型的双及物实例构式,如(6)。如果进入图式构式的成分中有部分成分不完全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但经图式构式的压制,使其在形式和意义上产生改变,从而基本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可以产生非典型构式。(7)中动词bake通常不含“给予”义,但进入双及物构式后,经双及物构式对其形式和语义压制,使bake转化为可以接双宾语的及物动词,含有“为(某人)烤(某物)”的语义。(8)中的themedicine本为无“意志力”的药品,relief为抽象的概念,经双及物图式构式的压制,themedicine带有施事的特征,relief也被物化。但是,图式构式对进入词汇的压制并不是万能的,双及物图式构式难以对(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语法 教学改革 路径 分析 89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