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共320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共3206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共3206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 1学生的特点1学生接触计算机机会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偏向于应用网络软件学习该门课程的多是后的大一学生,从他们记事起,网吧已经进入了大街小巷,计算机也逐渐的进入家庭,网络应用也日趋丰富,现在网络使得手机客户端上网更快捷。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条件和机会日益增多,这也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缩短学时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多局限于应用电脑或手机上的网络软件,如搜索、看视频、看新闻、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再深一点会网上购物。由于他们接触的是成熟的软件,多满足娱乐或沟通的需求,对于软件的界面分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软件设计和
2、网络的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1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中学阶段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粗浅的计算机知识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但由于是不参加高考的副课,许多学校并没有系统的传授和考核这门课程,师生都没有重视,所以信息技术课并没有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大部分学生看了计算机基础的目录后表示很多内容都是陌生的,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提高。有极少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熟悉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和设置,能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输入、编辑和格式化文档,对其他的软件使用较少,数据库知识基本为零。当然也有极少的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有
3、较强的理论基础,这些班级通常在专业后带一个职字,如园艺职,这些学生来自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进入大学他们必须先参加信息技术课的考试,通过题海战术他们记住了一些知识,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甚至并没有亲自进行上机实验,实践操作能力依然薄弱。1后大一学生的一般个性特点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看,他们当前正经历着生物性过渡、认知的过渡及社会性过渡等的基本变化。他们离开了家庭,以寝室为单位与同龄人生活在一起,生活变得相对独立。通过兼职或大学生社团开始进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喜欢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零碎的信息,扩展了见识,却吸收实践得很少;他们也喜欢上网聊天,在一项大学生的上网目的调查中,有的人将聊天作为上网
4、的主要目的,甚至有的人近的时间都是用来聊天,说明大学生渴望与他人沟通,被他人理解。而且,他们喜欢通过空间、微信等方式晒自己的生活、见闻和所思所想,喜欢他人关注自己、也喜欢关注他人。后大一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同时也具备网络时代的个性特点,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渴望被人关注和互相沟通。2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与策略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的教材是蒋加伏、沈岳老师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和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该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基础。这些内容,有的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系统
5、基础、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等;有的操作性很强,如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多媒体技术等。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要精讲、深入浅出的讲透,要与实际的例子相结合,同时还要通过课后习题及补充的习题巩固所学,这样知识才能并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教师可先示范操作,然后布置一个综合的任务由学生来解决,该任务是围绕操作知识点设计。学生如果认真听讲,再与同桌讨论后,随机点名上来的同学都能试着操作,有的能独立的解决任务,不会解决的在老师的提示下也能完成。后续软件的知识,除了任务驱动教育法以外,还可以凝炼知识点。例如前面已经介绍过表格的边框、底纹、行高、列宽的知识,后面表格的边框、底纹等知识可以略讲
6、,只需要告知在哪个地方设置即可,不必再作示范。实验上机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操作性强的知识。实验书的实验分种类型,案例、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案例有明确的操作步骤,验证性实验有明确的任务要求,设计性实验只有最后的效果图。根据学习的熟练程度,刚接触软件可以做案例型实验,可选择验证性实验,可选择设计性实验,这样学生做实验就不会仅仅机械的照本宣科去做,而是有挑战性。做验证性实验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他可以参照案例的步骤,也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再验证,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识别及整合利用能力增强。设计性试验则更好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更符合现实需求。上机过程中,除了明确每节课的实验内容外,还
7、要加强实验作业的检查。通过检查,使大部分学生有目标,能专心的去完成作业;如果对实验的好坏不考核,那么很多学生可能会借用上机的时间聊天、玩游戏等,影响实验的效果。3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的措施()加强教材建设教材编写的内容、内容的顺序等对教师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材能把操作性强的知识通过综合性的案例贯穿起来,则教师的教育效果更佳。而且每续写一系列知识后,还应该提出问题或任务供学生思考和解决,这样带领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目前该实验教材所设计的实验,包容书本知识点不够多,综合性不强,还应该丰富实验的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操作性的知识可在机房授课现在操作性知识的学习通常是教师课堂多媒体讲授
8、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机会实践,只是听看记。当内容多了以后,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操作性的知识在机房授课,通过教师客户端软件控制学生机,可以广播示范,然后交由学生自行练习几分钟,或将一个任务文件分发给学生,要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样学生听、看、记、练结合在一起,学习效果自然更好。()改革考试方式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采取纸卷与上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纸卷着重考查基本的理论知识,上机则主要考查操作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由于上机试题是随机抽取,计算机评分,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是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如果全部采用纸卷的形式,则操作能力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例如有的
9、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一些技巧也能考好。所以开发和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系统,对这门课程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建立网站,方便学生下载资源和深入探索课程网站既是一个资源聚集点,也是一个资源的发散点。网站不仅是教材的大纲、教育内容、电子课件、教案、习题、任务案例等教育资料的聚集点,还应该做成一个发散点,引导学生去探索更深更广的知识。如网络原理,可附加信息检索、小型局域网的组建等知识;数据库原理,则可以附加数据库与软件的连接、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等。()尽可能多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合作后的学生,渴望被关注和相互交流。教师授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相信学生,学生能操作的部分由学生来操作,计算的部分由学生上台来演算,其他的同学演算情况教师也应该下台查看。当教师布置的任务综合性较强时,可以让学生之间合作讨论,并给予一定的时间,再派一个代表完成任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通识性质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对于提高大一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教育时,应结合知识的类型、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策略,同时教育过程之外,还要凝炼教材,编制案例,开发题库、网站等多途径促进教育效果.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