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医治问题研究(共6081字).doc





《结肠癌医治问题研究(共608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肠癌医治问题研究(共6081字).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结肠癌医治问题研究(共6081字)结肠癌医治问题研究 1病历资料患者女,54岁。因“间断陈旧性血便50余天”于20100422入院。既往史:1995年患甲亢,药物治疗后好转,已停药近3年。KPS评分:90分。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异常,患者体表面积约1.57m2。纤维结肠镜(20100423)示回盲瓣对侧可见一溃疡型病变,大小约4.0cm3.5cm,占管腔约2/3周;肠镜下活检组织学病理(20100426):盲肠中低分化腺癌;全腹CT(20100423)平扫检查,右下腹可见肿物,提示结肠占位性病变,肝左内叶见一肿物,转移癌不除外(图1);增强MRI(20100426)提示肝脏左内侧叶见类圆形异常信
2、号区,T1W1呈低信号,T2W1呈稍高混杂信号,病灶直径2.4cm,DWI呈高信号,边缘不清,考虑肝转移(图2)。血清肿瘤标志物:CEA3.1g/L(参考值015g/L);CA19-91000kU/L(参考值037kU/L)。入院诊断:回盲部结肠癌,肝转移。术前分期:cT3NxM1。20100429起行术前化疗,化疗方案为CapeOx,第1天奥沙利铂85mg/m2静滴,卡培他滨片1000mg/m2,每日2次口服,连服14d,休息7d,每21d为1个周期。化疗期间无度以上毒副反应。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血清CEA2.6g/L,CA19-9500kU/L,明显降低。第2周期化疗结束,于2010060
3、8复查CT示原发灶略缩小,肝转移灶明显缩小,直径约0.9cm(图3),血清CEA3.2g/L,CA19-988kU/L。综合评效为部分缓解(PR)。20100613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图4)。术中肝脏触诊及超声定位未找到肝脏确切病灶,未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出院后再次复查肝脏CT未发现转移病灶。20100709起应用CapeOx方案(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卡培他滨片1000mg/m2,每日2次口服,连服14d,休息7d,每21d为1个周期)进行术后化疗,术后第2周期化疗期间出现紫癜及黄疸,化验结果:PLT14109/L;血ALT273U/L(040U/L)
4、,AST185U/L(040U/L),BIL95g/L(17.1g/L),同时复查CA19-94.07kU/L,CEA正常。暂停化疗,应用IL-11、谷胱甘肽等药物行升血小板、保肝治疗。20100920复查PLT和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化疗改为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650mg/m2,每日2次口服,连服14d,休息7d,每21d为1个周期)。20101117口服单药化疗3个周期后,常规复查肝脏增强CT示肝脏出现多发转移灶(图5);血清CEA正常,CA19-9509kU/L。从20101201起化疗方案调整为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7.5mg/kg第1天静滴,卡培他滨剂量、用法不变,每2
5、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肾功无异常,CA19-9降至262.8kU/L,CEA正常。20110116卡培他滨上调到1000mg/m2每日2次口服,贝伐珠单抗剂量不变。患者在卡培他滨加量后出现了手足综合征(HFS),WHO分级标准为3级(图6A),应用温水浸泡,外涂中药软膏、凡士林及协和硅霜,口服复合维生素类药物,症状略好转,继续坚持化疗5个周期,此期间患者的肝转移灶评估为疾病稳定(SD)(图7)。血清CA19-9110kU/L,CEA正常,血常规、肝功、肾功正常。2011年5月HFS再次加重,WHO分级为4级。20110517开始降低卡培他滨剂量为650mg/m2,每
6、日2次口服,贝伐珠单抗用法用量同前,并联合小剂量伊立替康65mg/m2第1天静滴,每21d为1个周期。方案调整后,患者的HFS症状明显好转(图6B),肝多发转移灶为缩小的SD,肿瘤标志物CA19-9持续降低,到目前患者已经进行了调整方案后的10个周期化疗,复查CA19-926.5kU/L,CEA0.9g/L,血常规、肝功、肾功正常,肝脏MRI示转移病灶数量有所减少,直径略缩小,维持SD(图8)。2病例分析与讨论大肠外科宋纯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该患者是一个结肠癌肝转移病例,原发灶和单发肝转移灶均可切除。治疗方式一是结肠切除,同期或分期切除肝转移;二是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术前我院院内MDT
7、讨论会上,部分专家提出先行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期切除的方案。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无论在术前或是术后,进行化疗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新辅助化疗,优势主要在于:(1)在肿瘤血管和淋巴管未受手术、放疗损伤前予以化疗,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2)术前患者体质较好,能耐受,较少发生急性毒性反应;(3)控制和杀灭潜伏病灶,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4)缩小原发病灶、降低临床分期,增加根治性手术机会和保留器官、组织功能;(5)通过影像学观察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利于术后化疗药物的选择;(6)术前化疗可使手术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处于最低状态,减少术中癌细胞医源性播散等1。该患者术前化疗2个
8、周期之后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是我们所没有料到的,甚至手术中无法发现肝转移病灶,使得患者的肝转移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术后进行沈阳区域性质的MDT讨论会,有的外科专家对此提出质疑,如果在化疗前先同期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患者就有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但从本病例术后半年多就出现了原肝转移灶以外肝脏其他部位的多发转移,而原肝脏转移灶并未再现,可以认为后期的肝脏多发转移其实就是术前的潜在转移灶或者微转移,即使化疗前同期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多发肝转移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术前不做新辅助化疗,这些肝转移灶势必出现的更早。这个病例给我们的警示:虽然一般新辅助病例化疗34个周期进行首次疗效评估,但是对于
9、肝转移灶直径在23cm的病例,化疗12个周期就进行积极的复查评估是必要的,避免由于疗效过于显著而导致病灶影像学的消失,尤其位于肝实质内的转移灶在明显缩小后因无法触及更加难以定位,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而位于肝实质表面的转移病灶即使病灶缩小明显,有时术中尚可观察到肝被膜的脐凹征而得到定位。至于术前化疗方案的选择,NCCN指南也给出了多种方案,由于该患者经济条件比较好,注重生活质量,又不想影响日常工作,所以我们选择了Ca-peOx方案;目前靶向药物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已被认可,只是该患者术前疗效很好未予使用。出现肝多发转移以后,经过化疗病情得到控制。但是由于转移灶多发且分布广泛,如再行
10、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势必会降低肝脏储备功能,耽误化疗时机,可能导致病情进展。当然,如果对于那些肝转移病灶直径小于3cm,数量不多的病例也可以考虑射频消融。肿瘤内科刘云鹏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由于肝转移灶未能手术切除,术后化疗适用晚期结肠癌的姑息化疗方案,一线方案选择2010版NCCN推荐的方案主要有FOL-FOX贝伐珠单抗、FOLFIRI贝伐珠单抗、CapeOx贝伐珠单抗,以及FOLFOX或FOLFIRI西妥昔单抗(K-RAS野生型患者)。该患者继续选择CapeOx是因为术前化疗采用该方案效果显著,跟术前方案不同的是奥沙利铂调整为标准剂量。但比较特殊的是化疗2个周期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肠癌 医治 问题 研究 608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