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下公选课教学质量优化(共5824字).doc
《通识教育下公选课教学质量优化(共582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教育下公选课教学质量优化(共5824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识教育下公选课教学质量优化(共5824字)通识教育下公选课教学质量优化 摘要在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只有优化教学质量体系才能批量化地输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当前高校的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存在着课程开设不合理、课堂教学质量差异大、评估方式单一化等问题,文章以赣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为例,提出在通识教育视阈下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的优化对策。关键词通识教育;公选课;教学质量;教学体系公选课,是高校根据社会的要求,为学生开设的跨系、跨专业、跨年级的课程,学生要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范围内挑选数门课程来学习,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决定他们拿到的学分。从理论上说,高校开设公选课,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识
2、教育,又称“”或“”,即通才教育、普通教育等,年英国博德学院的山白卡德教授第一次把这种教育与高校教育联系起来,提出高校要开展通识教育。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需要大量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才。高校的公选课教学是在大学生中开展通识教育的主要渠道,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优化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一、通识教育视阈下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 国外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非常悠久,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通识课教育体系,而国内开设公选课的时间不长,主要借鉴国外通识课开展的框架,课程内容则依国情而设置。不同高校的通识课课程不同、内容不同、课程设计的侧重点不同。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存在的最
3、大问题是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它反映在学生普遍消极地对待通识课。现以赣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为例,说明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计不系统当前高校在公选课的开设上实施学分制。经调查与统计,赣州市某高职高专院校要求学生达到的修读课程数为门,学生只要修满门课即可毕业。通识课的设置类型包括概论型、常识型、技能型、专业型、补充型等,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课程设计的实用性不强。学生们普遍表示他们接受公选课教育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因此希望多接受人文教育及专业教育。学生认为接受人文教育可让他们提高综合素养,拓宽知识视野,未来他们在职场上,在社交场上,都会应用到大量的
4、人文知识。学生还希望接受专业的技能教育,认为当前的职场竞争非常激烈,希望能够拥有一技之长,提高职场的竞争力。而当前高校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平均设置六种类型课程,却没有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第二,课程内容不够深入。比如部分高校开设了礼仪课程,学生希望在礼仪课上全面了解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区别,每个国家有哪些礼仪文化,这些礼仪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展现文化礼仪的流程是什么,而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授学生们需要了解的内容。第三,课程的学习主体不够突出。学生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通识教育素养,希望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然而他们的学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播放
5、多媒体软件,灌输式地讲授理论知识。因为教学内容无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二)课程质量差异大关于课程质量的差异性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教师教授意识的差异性。部分教师认为公选课不是必修课,学生学习不学习公选课,仅仅只在于学生重视不重视这十多分的学分,即使学生学习了公选课,也不会对未来的择业有太大的影响,于是不重视督促学生学习公选课。第二,不同教师教授态度的差异性。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比较重,他们觉得公选课不是必修课,上不上得好公选课都不影响自己的职称晋升,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工资薪酬,既然教得好与教得不好没有太大的区别,于是就不会在公选课的教学上投入太多的
6、精力。第三,不同教师教授水平的差异性。部分高校教师因为教学水平不足,又没有在教学中投入足够的精力,所以只会照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果学生提出学习疑问,他们或者不回答,或者泛泛地回答。很多教师的教学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三)考核具有随意性公选课与必修课不同,它的考核方式不统一,考核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高校的理论型课程考核方式为要求学生写论文,教师通过评估论文来评估学生的成绩;技能型课程以提交实践成果为考核方式,学生的实践成果如何也由教师来进行评估。其它类型的公选课考什么、怎么考都由教师决定,有些教师就直接将课堂评估的综合结果作为该课程评估的结果。这些差异性带来以下的考核问题:第一,
7、考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如果有一套统一的考核标准,人们就能从考核的结果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公选课因为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的结果根本不能反映出学生的成绩,即没有考核评估的价值。第二,考核形式不科学的问题。如果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那么学生可以通过接受评估了解自己的学习出现了哪些问题,分析需要用哪些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这也意味着学生不能根据考核了解自己需要发展的方向,从而不认真对待考核。第三,考核过程不严谨的问题。考核不严谨与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有些教师本身就不重视公选课的教学,所以也不会严格要求学生重视考核。于是教师放任学生抄袭论文或者直接购买他人的学习成果,默许学生找他人
8、来替代自己上课。这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没有把公选课的考核问题扩大化,他们都可以默许学生敷衍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认为学习公选课没意义,也认为教师不专注于公选课教学,同时意识到教师不会严格地对待考核,所以他们也用敷衍的态度对待考核。比如:有些学生找其他学生代替自己去课堂上接受点名,帮自己混个学分;有些学生直接花钱购买他人的实践成果,拿来敷衍教师;有些学生则在网上找到论文模板,对着抄抄改改,他们认为只要控制了抄袭率,教师就根本不会去追究他们论文的质量。(四)选课具有盲目性从高校公选课的设置可知,高校没有深入地思考公选课开设的意义,于是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就欠缺科学性。因为公选课课程体系本身就不合理,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选课 教学质量 优化 58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