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共2643字).doc
《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共264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共2643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共2643字)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和模式也在进一步增多,逐渐成为了大众化教育。高等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的地方,因此就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关键词: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演变,高等院校的教育更要立足于实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中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体现高等院校大众化的需求,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一、我国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现阶段,虽然
2、很多高等院校将教学目标已经转变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但是培养目标还不够明确,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少,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虽然很丰富,但是却不会灵活运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理论型人才,忽略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轻视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技术研究。(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作为高等院校毕业的法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然而很多高等院校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的教学,学生的文化课程、实践课程、职业道德
3、、职业规划等严重缺失,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将来的社会工作。(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现阶段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更无法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只是单纯的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完全是为了考试。考核评价方式也是单纯的采用闭卷考试和课堂出勤率结合,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四)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部分专业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无法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步伐,认识不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新颖,但是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显得心有余而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经类 法学 应用 人才培养 途径 探索 264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