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现象(共2413字).doc
《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现象(共241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现象(共2413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现象(共2413字)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现象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结合的学科,它在学生语言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但在高中阶段,语文却逐渐被边缘化,处于学科“劣势”地位。本文深入浅出地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力求在客观的分析基础之上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关键词:高中语文;边缘化;对策分析高中之前,大多数学生都乐于学习语文,他们或沉醉于文字的古朴意蕴,或痴迷于诗词的独特魅力。但自进入高中以来,学生对语文渐渐提不起兴趣,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甚至利用语文课时间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语文学科在高中阶段日益被边缘化,学科特质决定了其在“唯分数论
2、”的考试观中处于“劣势地位”。一、高中语文学科被边缘化的原因语文学科边缘化最突出的体现便是学生学习语文态度的变化。大多数高中生学习语文都是消极散漫的。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为何会变成这样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学习的主体-学生方面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态度是能否学好语文的关键。1.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偏差,导致他们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学习。语文扎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它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而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学习门槛低,所以学生就会觉得学不学语文,都能正常交际,也能应付考试,因此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在心态上就被轻视了。2.语文学习周期长,短期内,见效
3、慢。高中学生学习的科目和难度都有所增加,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学生极其重视学习效率。相比语文,其他学科投入的时间少见效快,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获得学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为了能在高考中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学生自然不愿多花时间在语文学科上,这也是应试教育导致的不良后果。(二)教学的主体-教师方面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专职人员。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做到旁征博引,无法将语文的魅力通过语言或形体等向学生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而且许多高中教师习惯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生硬地灌输大量知识,学生没有课堂主角的意识,无法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自然就无法领悟语文的独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学科 边缘化 现象 24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