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工笔牡丹瓷画的美感法探析(共3388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釉上工笔牡丹瓷画的美感法探析(共338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釉上工笔牡丹瓷画的美感法探析(共3388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釉上工笔牡丹瓷画的美感法探析(共3388字)釉上工笔牡丹瓷画的美感法探析 一、釉上工笔牡丹1、釉上彩瓷我国精美的瓷器一直是对外交流的标志和名片,古往今来,瓷器贸易一直占据出口的重要地位。从东汉创烧原始青瓷以来,我国的陶瓷大国之路就开始了。各种技法的瓷器争奇斗艳,各有所长,其中釉上彩就像一颗瑰丽的宝石,色彩绚丽,极具装饰性。釉上彩就如其名,制作方法是先烧成白釉瓷,或者烧成单色釉瓷,也可以烧出多色彩瓷,在这样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600900烘烤而成。釉上彩的种类众多,金至元代磁州窑红绿彩开创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的制作达到了极高水准。但是真正精细且
2、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数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以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而论,还是以作品的绘画技艺来评判,都应是雍正粉彩器略胜一筹。还有,珐琅彩器名重一时,屡创天价,也是稀世之珍。2、工笔牡丹瓷画釉上彩一般在绘画创作时都是用工笔技法表达画面的,这与釉上彩能够烧制出更加精致画面的特性有关。工笔画又叫做“细笔画”,是中国画中画法细致的一种技法。我国的工笔画历史十分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
3、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光滑洁白的瓷底加上精致细腻的绘画,互相映衬,和谐且动人。工笔花鸟是工笔画的一个重要科目,起源于盛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时期。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工笔牡丹画。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4、,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1990年被定为中国的国花,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观赏性花卉。二、工笔牡丹的美感法则1、象“象”在美感法则中指的是构图。一幅好的工笔牡丹画首先要有和谐的构图,绘画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上展示出三维空间中的景象呢?那就要巧妙地安排布置好绘画的各种视觉要素。要想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达到有意境、有诗意的艺术效果,就需要巧妙地运用构图中的对立统一法则,诸如宾主、呼应、浓淡、纵横、虚实、藏露、黑白、疏密、繁简、动静、开合、收放等形式美法则。一幅画首先就要定出主要的表达对象,以主体为重点,客体为辅助,主体一定要明确,客体只能作为陪衬。如果宾主交待得不
5、明确画面就会混乱。画面上的物象要有呼应,没有呼应画面就会显得孤立无味。接下来,画面物象要有纵横关系,纵横得当,画面才生动,纵横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要避开直角相交。不但要注意实处,虚处更要处理得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还有就是藏露的运用,正所谓露者藏之,显者隐之,犹抱琵琶半遮面,景越藏境愈深。构图中远用对比手法,即是加强矛盾、制造矛盾,开与放是制造矛盾,合与收是统一矛盾。矛盾制造得越险绝,统一矛盾就越能出奇制胜。工笔花鸟画构图学理论明确地提出了“置陈布势”的说法。“布势”是指通过对物象位置的经营安排而求画面之势。在画面布势中,由于点的张力使两点之间具有吸引力而产生连贯的线感,而线又具有延伸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笔 牡丹 美感 探析 338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