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共282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共2829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共2829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培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对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因素和构建原则入手,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旨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满足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打下基础。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
2、设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构建1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质量的因素分析1.1政府的政策文件要求目前,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要求高校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途径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从而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1,使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的学生显著增加。1.2高校的重视支持程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高校的具体落实和组织实施,需要高校在政策、人员、场地、经费、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下,才能有效
3、组织开展实施。只有高校领导真正重视此项工作,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1.3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不仅受到政策文件、人员场地、保障条件等硬件条件的影响制约,同时,还受到监测评价体系设定原则、设定方法、适用范围和服务对象等软件因素的影响制约。2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2.1科学性原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应反映出新时代高等院校的教育规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
4、设和课程教学的客观规律。课程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式方法要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和第三方评估等因素,并在所构建的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开展的课程质量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2.2可测性原则高校在制定课程监测与评价体系时,要尽可能囊括制约课程建设质量的全部因素,其中涉及课程数量、授课师资结构、授课方式等。当能对指标进行定性表述时,一定要确保用词准确、标准具体,使监测与评价结果具有客观可信度。同时,对于学生接受效果、教师授课感染力、课程实效性等无法用具体评价标准表述的隐形因素时,要尽可能将其转化为可以定性评价的显性指标,以增强监测与评价的可测性。2.3多元
5、化原则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规律,确保制定的指标体系客观准确;要确保制定的指标体系既能考虑到所有影响因素,又能确保监测与评价的方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能顺利实施;要确保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出教学质量,又便于教师自检自查,从而引导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3.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要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应满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需要,要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在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6、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进行考评时,要加入对经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评价内容。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国家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适时调整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以完善调整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3,从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3.2创建多元协商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首先,要考虑评价主客体的有效覆盖面,评价主客体应涵盖学生、教师、学校教学评估部门、社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第三方评估等多个领域。其次,要构建多元协商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第四代评估理论认为:评价的过程是评价主客体在原有不同的价值立场上不断交换意见和共同构建同一观点的过程。构建评价
7、主客体和第三方评估多元协商的评价方法能有效提升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实效性。3.3构建及时顺畅的课程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第一,课程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要遵循过程评价与结果反馈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反馈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应合理运用评价结果,从而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二,要建立多元化监测与评价信息反馈渠道。通过评价者向评价决策者进行的工作职能反馈,评价者向评价对象进行的直接反馈,评价者通过公众进行的公众反馈等渠道来提升监测与评价信息的即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要建立及时顺畅的信息反馈途径。新常态下创新创业工作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要求是在实时变化的,建立及时顺畅的信息反馈途径是确保能够有效反馈信息的关键环节,间接影响和制约着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工作成效,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徐晓莉,彭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5(04):1419.2曹伊.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7,(11):189190.3刘迪,李宝,栾阿诗,等.“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1):9899.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