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共4874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等教育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共487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共4874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等教育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共4874字)高等教育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特点1.自由宽容的校园氛围。民国时期大学精英教育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即被疏离,政府无暇顾及高等教育领域,无人干涉并不是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精英知识分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谱写出了灿烂精彩的篇章。自由宽容的校园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校学生招生录取标准方面的人性合理。民国时期的选择方式有自主招生录取方式,也有各高校根据教育实力和财力设立考点,考试可以选择一次两次甚至三次考试的形式。二是招生自主方面的破格录取。民国时期的招生方式在几十年来历经
2、岁月见证成为教育界的佳话。在破格录取的人才中,有数学零分的罗家伦后成为清华大学校长,数学十几分的钱钟书后成为文学界泰斗,数学同样零分的吴晗后成为历史专家,还有偏才朱自清、钱伟长等,他们均被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等破格录取,时间证明,当时自主招生破格录取的高瞻远瞩。三是对大学教师的自由与宽容。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和现代的大学教师一样有职称评定方面的要求与压力,但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职称评定并不是以固守不变的标准强制要求,不以学术论文为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不以教师学历为任职的唯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文化氛围。2.西方先进思想的涌入和影响。民国时期传播西方思想广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
3、未有的急速变革。在民国高等教育方面体现尤为明显。一是在民国高等教育的教材方面,很多高校直接采用英文原版,在教学方面有的用英语或是双语,让学生直接接受到原版原汁的知识。二是留学潮在民国时期的兴起。当时有三种形式的留学资助方式,公费留学的主要渠道有三种:庚款留学、中央各部门的选派、省一级的选派。一大批后来的学界精英均通过国外留学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等。有的进修,有的攻读博士学位,学业有成后大部分归国报效祖国,在各自的岗位均委以重任,成为当时很年轻的海归派。三是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学术名流的邀请。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到西方的先进经验。广邀名流讲学,如教育家杜威、哲学家罗素、诗人作家泰戈
4、尔等,给民国教育带来了一缕缕清新的空气,也让更多的学子了解到国外的文化,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3.教育经费的充足。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育经费的充足为当时高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福音。民国教育属免费教育,不仅免除了学杂费,学生的中餐也免费,家庭困难的学子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毕业后无需偿还,这给学生特别是有志求学的寒门学子带来了希望
5、和命运转机,使学生更加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经费的充足也确保了高校教师不用为生活奔波,可以静心、安心地从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渐入佳境,体现在教师薪酬方面,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分为教授、副教授、助教授、讲师四种;教授月薪为400600元,副教授月薪为260400元,助教授月薪为160260元,教习月薪为120240元。很多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教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相比之下,教授收入之高可以想见。正因教师收入如此之高,才让他们不至于多方兼
6、职,或为生计发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活动中,取得如此多的学术硕果,成为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4.教授治校学术治校的管理模式。大学是学术的中心,大学的管理理应由学术的核心者教授们共同管理。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就任校长是北京大学的转折点,也是民国大学的转折占。他认为:“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1918年,北大成立了12个学科的教授会;1919年北大废门改系后,改由各系成立教授会、规划本系的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设置、学生成绩考核等)。这一政策在1926年、1927年达到顶峰,只是后来受到政府干预,教授委员会权力被几权分离,地位逐
7、渐削弱。当时在中国历史上仅存8年,但却培养出许多栋梁之材的西南联大,也是采用教授治校的方式。有了大师的大学,才有了脊梁和灵魂,这些治校的教授们学术严谨,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对于学校的事务认真负责,在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智,真正为一所学校的未来和前途考虑,为学校的权益据理力争,为当时的大学争取到了一片独立自由的天空。二、当代高校教育的现状及现代大学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高校管理行政化。高校管理行政的泛化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危险信号,如果普遍存在以权力来取代学术的现象,或是干预学术,必将导致学术的虚无、弱化、腐败。高校管理的行政化一是体现在与政府关系的处理方面。政府与高校的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特点 现代教育 启示 487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