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共5320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共532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共5320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共5320字)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 摘要:PBL教育模式因其特有的优势,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PBL教育内涵的探讨,明晰PBL教育教学目标,阐述PBL教育模式优势,总结PBL教学中的5个关键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高校教育实践,归纳高校PBL教育改革中的问题,挖掘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解决方案,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有效发展。关键词:中国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对策PBL(Project-Basedleaning)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在建构
2、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以及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实问题驱动课程的,致力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模式。广义上的PBL强调问题(不包含学校教育中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将问题驱动当作学习的重要方面,本质上是一种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观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智人磨制石器等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广义上PBL的表现。而狭义上的PBL特指起源于医学教学中,严格遵守巴罗斯系统化的标准结构与过程的教学程序,在学习范围上而言,狭义的PBL是一种学校教育中基于项目学习的、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学模式。一、PBL教育模式研究(一)PBL教育与教育改
3、革PBL教育与传统填鸭式教育相比,具有多项优势。2008年沃克莱利对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以及PBL教育的学生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积极意义。研究显示,PBL教育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批判思维;PBL教育能加强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深入学习;PBL教育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接受PBL教育的学生在高风险测试中表现更好,具有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学的知识获取能力。目前,全国多数高校的工科专业都开始按照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的认证标准进行教育改革,
4、PBL教育法非常适宜ABET的要求,其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及高效的学习方法已成为了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改革的首要方向。(二)PBL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PBL教育在国外发展起步早,影响范围广。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教授Barrows便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了PBL教学模式,最开始只普遍应用于西医教育领域,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的传播,PBL教育模式在学习技能培养和知识迁移能力方面的显著作用得到教育界的大力推崇,在对其教育模式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化之后,PBL教育模式已成功实施到经济学、设计学和心理学等众多领域。PBL教育在国内起步发展晚,受限因素多,影响范围小。我国从1
5、990年代开始关注国外的PBL教育发展,如今,在学术界,对PBL教育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且大部分仍然集中于西医学教育领域,通过对谷歌以及中国知网的相关论文检索,截止2020年6月,国外共有21104篇相关论文,国内则有3306篇,其中西医学教育占2000篇左右。同时,通过对国内PBL教育年份进行比较,发现PBL教育研究近10年在国内都呈上升趋势,涉及到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我国的PBL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二、中国高校PBL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一)课程实践问题课程导向问题环节缺乏现实意义。PBL模式中,问题是课程驱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习的起点,它应该具有现实意义,能创造出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
6、生的学习热情。美国普渡大学PBL跨学科期刊的主编PeggyErtmer总结了项目式学习的5个关键:1.现实世界的联系(Real-WorldLearning),即提出一个现实问题来驱动课程;2.学习的核心(CoreToLearning),即强调学术严谨性,增设学习单元,重视学习内容;3.结构化协作(StructuredCollaboration),即任务标准化,组建学习小组,增强团队合作;4.学生驱动(StudentDriven),即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成为促进者,学生成为主动者;5.多方面评估(MultifacetedAssessment),即将评估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重视形成性评估于学
7、生自我评估。这5个方面的完成度是评价项目式学习成功的关键,对于我国高校PBL教育改革问题的发现以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今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巨大变革,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要求高校PBL教育应该紧跟时展,重视生产端现实。从德国工业4.0模式(F2C),即生产加工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模式,再到如今直播电商去中心化,即生产端直接进入电商领域的未来社区电商模式,这些工业模式都表明,数据向生产端的渗透不仅能改变供需关系,重塑经济模式,更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高校PBL教育导向问题设置,应关注时展,重视现实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前沿理论。课程学习单元缺乏学术严谨性。学习内容是PBL
8、教育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项,它应该包括对新知识的归纳整理,在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应该加强学术性总结工作的开展,在如今的很多高校PBL教育中,普遍缺乏对学习单元的引导,这不利于学习成果下沉,不利于系统性知识结构的建构,不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自主转化,甚至会使得PBL教育不具备知识教育的基本功能,最终使其流于形式,徒有其表。课程评估体系单一。我国长期以来结果导向的教育期望,致使成绩和名次成为了课程评价中的重要标准,高校在PBL教育改革中应加强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将学生在问题讨论、小组合作、课程开发等过程中的情况纳入评价范围之内,重视形成性评估,建立纵向评估标准,营造自我竞争的学习氛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PBL 教育改革 问题 对策 53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