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共5636字).doc
《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共563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共5636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共5636字)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工具性。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语言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素养,掌握充足的跨文化知识,培养其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能力,以顺应当代外语教育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需要,从而满足国际化信息时代和文化多元化趋势对于跨文化人才的需求,最终实现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Kolb体验性学习循环培养模式,高一虹“跨越”与“超越”模式,“了解、参与、比较与对比和调整”模式。从词汇、听力口语、阅读、课外活动四方面探讨跨文化
2、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界定(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从文化和交际角度来看,著名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Samovar,L.A(2000)指出,文化最直接影响交际的特征在于:一是文化是可以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谚语、民间故事、神话、艺术作品、大众传媒等方式,接触和体会并学习到不同文化;二是文化是建立在符号上的系统,具有累积性、历史传承性和可保存性的特点;三是文化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是一个建立在符号基础上的动态系统;四是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团共有的,以民族为中心,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二)从交际能力到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提出对20世纪语言
3、学发展和外语教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Chomsky(1965)对“理想的说话人”在“完全同类的言语群体”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的语言理论一度主宰着语言学界。交际能力是指具有社会和文化身份的说话者同某一客观存在的言语群体进行有效、恰当交流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切知识和技能。美国学者Canale和Swain(1980)指出,交际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即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交际策略1。这一概括也成为外语交际教法的主要理论来源。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一)Kolb体验性学习循环培养模式Kolb(1984)对于体验性学习循环做了相关研究。在其研究中指出,文化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在社
4、会实践中学习并体验文化,从而实现最终习得文化的目的。该模式中,语言和文化二者的教学被视作密不可分的整体,而且认为语言从属于文化,可将其视社会文化现象中的一种来进行学习,也就是培养语言意识。该理念有助于将语言作为一门技能来学习。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文化教学,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将二者有效结合,在语言教学中向学生输出跨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背景的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使其在跨文化视角下,更好地习得语言技能并提升文化素养。(二)高一虹“跨越”与“超越”模式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将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作为对学习者的培养重点。文化意识既包含
5、对文化多元性的了解,又涵盖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心态以及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与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刻认识与反省。树立文化意识有利于交际者更加主动和深入地探究、理解、处理跨文化差异,在今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够更为灵活地处理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信息。二是应着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态度和情感表达,这种表达尤其指具有批判性的独立和具有创造力的反思能力。三是不仅可应用于目的语文化,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同样适用。依据以上要求,高一虹(1998,2000,2002)在其研究中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跨越和超越两种模式。除了获得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文化“跨越”也包括从本族文化中的立场、情感
6、行为等到目的文化的转移。当学习者不被文化差异所束缚,能够灵活、有效地交流并逐步建构自我认同,就达到了文化“超越”。在英语教学中,文化“超越”要远远难于文化“跨越”。(三)“了解、参与、比较与对比和调整”模式根据以上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因素、能力培养模式的分析,通过借鉴Patrick(2004)文化教学的模式2,笔者认为理想的跨文化交际模式应该是了解参与比较与对比调整,且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第一,了解指的是对语言的了解,即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第二,参与是指模拟的课程训练和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跨文化实践过程中,有助于学习者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使他们在与不同
7、文化背景人员之间交流时,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三,对比是指用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从不同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其差异和相似性,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体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做到客观且深入。任何一种文化均有其独特之处及存在优势,最终实现从文化特性到文化普遍性这一理解范围上的超越。第四,调整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以及目的,最终使其充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以上分析可知,各个层次或过程的核心始终是学习者。在此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学习者个体因素,也称为个人能力因素最终得以体现。学习者的本民族文化在各个环节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可
8、能会对他们看待其他文化的态度以及接受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疏导学习者在其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的疑惑和阻碍,有效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建立跨文化意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一)词汇教学束定芳,庄智象(l996)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隐含于词语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内容。比如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字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相同现象的观念划分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习语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不同方法介绍词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英语教学 文化 交际 能力 培养 56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