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共3932字).doc





《互联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共393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共3932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互联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共3932字)互联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分析和梳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翻转课堂1问题的提出“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一种必然,是创新2.0推动下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新形态,引领知识社会以用户、大众、开放、共享为特征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提供网络化教
2、育服务,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1。“互联网+”给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通过“互联网+”解决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促进高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信息素养,以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仍然有许多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观念封闭,教学方式局限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教学环境局限于教室、实训室等封闭的物理空
3、间。以慕课、云端课为代表的线上学习模式没有得到有效开展,部分教师认为PPT是黑板的搬家,MOOC是课堂教学的搬家,没有实质性作用。由于教育观念的封闭、认识的偏差,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本应大力推进的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互联网+教育”的潮流中觉醒较晚。许多职业院校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台,在线学习资源尚处于分散和自建状态,顶层设计没有形成2。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授课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课在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普遍的教学安排一学期只有36课时(理论18课时+实验18课时),而教学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文字排版、数
4、据处理、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冲突,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浅尝辄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停留在知识的表层。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办学或者民营办学,经费来源主要靠地方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3。学校没有足够的实验实训场所,教学实践的质量无法保证,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落不到实处,背离了高职教育办学的宗旨。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专业背景差异较大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课面向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教材、授课内容及教学安排都是统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
5、行专门的教学设计。而且,高职高专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学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认真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接触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的把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不懂的尴尬局面,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和演示实验操作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计算机 基础 课程 教学改革 39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