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共3539字).doc
《儿科门诊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共353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门诊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共3539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科门诊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共3539字)儿科门诊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并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80例患儿及其家属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满意34例(42.50%),一般43例(53.75%),不满意3例(3.75%),护理满意度为96.2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中可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预检分诊儿科门诊人性化护理满意度预检分诊工作是指采取科
2、学的方法对危、急、重等不同类型患者进行分类护理,从而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预检分诊工作是急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最先接触患者的窗口,因此,预检分诊工作是医院良好整体服务和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1。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具有病种繁多、病情危重等特点,因此,需要予以及时的抢救。作为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后,需要结合患儿的病情程度进行分诊、分流,使病情危重的患儿可以及时得到有效抢救,从而为患儿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由此可见,良好、高效的预检分诊工作,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儿的病死率,且预检分诊工作的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分诊速度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人性化护理是临
3、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探究人性化护理用于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儿科80例急诊患儿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岁9岁,平均年龄(5.80.6)岁,其中新生儿(出生时间1个月以内)14例、婴儿(1个月1岁以内)26例、幼儿(1岁3岁)18例,学龄前儿童(4岁6岁)13例,7岁9岁儿童9例。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内容:为患儿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良好的就诊环境有利于缓解患儿紧张、烦
4、躁的心理,因此,需要加强良好就诊环境的营造。例如,医院的急诊大厅需要宽敞、明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置自动门和手动门两种,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方便。在急诊大厅的墙壁、地面等显著部位,可以贴上各科室的指示牌,并将护理人员的姓名、职位、照片等基本信息挂在墙壁上,方便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还需要设置咨询室,并由专人负责接待患儿,为患儿家属答疑解惑等。对于大厅较为偏僻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放置饮水机、纸杯、空调、轮椅、担架等,以备其应急。保证分诊工作的准确、快速完成。在接待患儿过程中,需要快速准确评估患儿的病情程度,以五级分类法为原则,迅速对患儿的病情程度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对患儿的就
5、诊顺序进行合理的划分,让病情危重、命在旦夕的患儿可以即刻得到救治。在分诊中,护理人员动作要迅速,一般情况下,分诊时间在30s3min内。该时间主要是完成患儿安全放置,并及时转送到相应的救治室。在分诊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存在突发症状,需要及时地对分诊顺序予以改变,预防意外的发生。保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护理的基础。护理人员在接待患儿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和患儿家属沟通,以全面掌握患儿的病情,并为患儿制定合理的分诊方案,在沟通中,对于患儿及其家属合理需求和意愿要尽量满足、尊重,对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患儿,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对于脾气暴躁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人员要多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门诊 人性化 护理 应用 35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