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育衔接表现及成因分析(共2385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职英语教育衔接表现及成因分析(共238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英语教育衔接表现及成因分析(共2385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英语教育衔接表现及成因分析(共2385字)高职英语教育衔接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中高职英语教育衔接不畅在学生身上的归因1.生源复杂,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之间差异较大,不同的生源造成英语课程教学难度增大,给中高职课程衔接带来了很大困难。高职生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普通高中、中等职业院校(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其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好一些,而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时普遍英语水平比较低,经过两三年的学习之后,许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却没有明显进步,加之中职升高职对英语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进入高职后,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编排在同样的班级,使用同等教材,学习的起点又
2、一样,所以中职生进入高职后对英语的学习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2.生源的差异导致学习动机和心理状态差异较大。普通高中毕业生经历了高考,在高中时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渴望获取知识。他们中的一部分希望将来高职毕业后还能够继续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或者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使用英语,因此对英语的学习动机是非常积极的。而大部分中职学生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获取毕业证书,学习态度往往就很被动。此外,中职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专业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所以他们会把重心放在专业课程上,英语这种学科则被他们视为“反正毕业之后也用不上”的副科。3.英语学习兴趣低下、信心不足。笔者对中职和高职学生公共英语课程现状的调查
3、显示:不论中职生还是高职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这一点在中职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中职生对英语兴趣低,主要是由于他们几乎都是中考分数线下的,本身英语基础差,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选择中职是为了便于就业或者迫于无奈,同时他们还意识不到英语在日后的用处,从而失去兴趣。高职生对英语兴趣不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释:他们高考失利,原本想就读本科院校,无奈进入了高职,导致信心受挫,学习兴趣下降;缺乏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习风气和良好的带头作用,受到录取分数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略差于本科院校学生,因此缺少能够起到带领作用的正能量。4.缺乏英语学习自主能力。在笔者分别对中高职学生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中发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英语教育 衔接 表现 成因 分析 238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