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思路(共3696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思路(共369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思路(共3696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思路(共3696字)摘要:就湘南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就专业体系建设及人材培养目标提出了方案。根据中职学校办学环境的变化及国家对中职学校相关办学政策的要求,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建设提出全新要求,要求从办学模式、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确保计算机应用专业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效果。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1需求论证目前郴州市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护与安装员、软件编程人员、多媒体设计开发人员、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人员等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数量短缺。郴州区域产业体系建设客观上要求计算机行业同步发展并提供
2、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郴州20大产业园区入园企业达18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这些企业在办公、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生产过程控制、电子商务等方面都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完成,按照郴州市“十三五”经济发展规模测算,计算机应用技能人才年需求量在7000人左右。郴州市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还远不能适应郴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本专业进行重点建设能有效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2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2.1建设目标2.1.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目标有效推行“专业工作室”“校企双主体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
3、位需求相适应、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工作任务行动导向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在专业课教学中推广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实行以贡献为导向的专业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开发完成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2.1.2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考核评价、评聘、奖励、分配制度,建立教师队伍长效建设机制;打造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较高的“高、宽、长”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队伍。2.1.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目标将计算机(校内)实训基地按
4、“专业工作室”方式建成为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实训基地,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和示范引领辐射作用。2.2建设思路按照“专业对接产业、专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教材对接技能点、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模式,形成特色;加快教学条件和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运行机制、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办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省级特色专业,培养职业道德高、职业技能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计算机 应用 专业 建设 思路 369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