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线在妇科手术切口应用分析(共1993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可吸收线在妇科手术切口应用分析(共199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吸收线在妇科手术切口应用分析(共1993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吸收线在妇科手术切口应用分析(共1993字)可吸收线在妇科手术切口应用分析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切口美容的效果要求增加,对妇产科医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率等1,2。本文探讨妇科手术切口普通丝线缝合与可吸收线缝合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行妇科手术患者120例,本文以妇产科手术腹部横形切口缝合用线进行研究,手术缝合时间、一期愈合例数、皮肤切口瘢痕形成情况等几个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行妇科手术患者120例,其中异位妊娠40例,子宫手
2、术48例,附件手术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用患者麻醉方式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腹部横形切口,手术缝合由指定医师进行。附件及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1d,子宫及剖宫产患者,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2d。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缝合材料与方法1.2.1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无毒性,可以通过水解作用吸收,在手术2个月后可完全吸收,可以减少反应性瘢痕产生,羟基乙酸为有效的抗菌剂是缝线的分解产物,可以减少感染,故有利于伤口充分愈合。切口缝合方式采用皮内连续褥式缝合,自切口一顶端至另一侧顶端,最后将线结埋于一
3、端皮下。1.2.2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缝合,切口缝合方式采用皮内连续褥式缝合,自切口一顶端至另一侧顶端,最后将线结埋于一端皮下。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切口的缝合时间及愈合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切口缝合平均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切口缝合时间(14.02.6)min,对照组平均切口缝合时间(17.0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瘢痕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切口为甲级愈合,对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收 妇科 手术 切口 应用 分析 199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