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传统建筑论文(共2856字).doc





《传统民居传统建筑论文(共285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民居传统建筑论文(共2856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统民居传统建筑论文(共2856字)传统民居传统建筑论文 1武陵山片区传统建筑除了吊脚楼,武陵山片区其它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共性,遵循一定的规律。1.1建筑选址武陵山片区的建筑为民族繁衍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根基和保障,建筑的选址往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经过一番仔细的勘测,才谨慎地做出选择。该地区民居选择因为地域环境和风俗习惯差别较大,但是总体而言分成四类:山腰、平地、高山台地及河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居民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
2、错层、掉层、附崖等形式。总体而言,武陵山片区民居的选址特点为: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注重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融合。1.2环境营造武陵山片区的传统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其所处环境相互影响,与其居民的人际关系和谐,最后形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建筑环境的营造非常讲究风水,如选址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在1982年,孙保罗在纽约的“太阳会议”上说:“风水世界观可溯源于对天文地理的仰视俯寨,也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这是一种勘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方法。在建筑环境营造上,居民在建房前都会请风水师卜算一下,这就包括“巡天、望气、觅龙、察砂、观水、定向、点穴”。风水学通常强调:
3、崇拜自然、畏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所谓“居上山水间者为上”,建筑往往与山水、树木相结合。建筑的整体布局注重地域局部的小气候环境,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创造了山清水秀优美的自然环境。1.3平面布局由于家庭条件的和用地环境的状况不同,建筑的规模会有所差异,一般是由主屋和辅屋一起构成,形式为两面围合或者三面围合,有条件的可以修筑院墙,使其成为独立的院落。建筑讲究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大、中户人家多为长五间或长七间,小户人家一般为长三间,其结构有3柱2瓜、5柱4瓜、7柱6瓜。正中间的那间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间是“
4、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后小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板。不论房屋大小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1.4构造形式该地区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居多,这与汉族的穿斗式建筑原理是一致的。三柱无瓜、三柱四瓜、五柱六瓜,三柱六瓜以及五柱八瓜是现存最普遍的构架形式。对柱和瓜的数量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主要是取决于房屋进深大小,其中瓜是指支撑屋顶但落于横梁上的竖向承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 民居 建筑 论文 28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