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城市雕塑与主题阐释研究(共2884字).doc
《东北城市雕塑与主题阐释研究(共288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城市雕塑与主题阐释研究(共2884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北城市雕塑与主题阐释研究(共2884字)摘要:城市雕塑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展现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也与百姓生活和大众审美相连,本文以东北城市雕塑为例,探寻城市雕塑作为文化载体所传承的历史和时代特征。关键词:城市雕塑;时代印记到过长春,人民大街上的“飞机”记忆很深;哈尔滨冰雕和抗洪纪念塔;沈阳的“坦克”和有挥手的群雕;抚顺市的雷锋塑像生活在东北,走过一些城市,留存在记忆里的总是那些具有城市文化特质和历史印迹的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标识与符号,很多雕塑能够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城市的历史与文脉,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城市的精神与象征。同时,很多雕塑更为关
2、注民众生活,注重大众审美认知与认同。一、城市纪念性雕塑的兴起东北地区很多城市,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以雕塑形态呈现,纪念性雕塑便是东北城市雕塑的主要形式之一。长春市人民大街上的“飞机”,曾经耸立在沈阳站前的坦克碑是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为纪念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分立东三省沈阳、长春、哈尔滨的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它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建国初期国务院计划在东北旅顺口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纪念碑,以此纪念苏联红军出兵抗日,即今天立于大连市旅顺口的苏军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通高30多米,表面结构用黑色、灰色和粉红色花岗石建造,纪念碑前塑造了一位手持钢枪的苏军战士铜像,铜
3、像高8米。纪念碑底座有两块浮雕,分别刻画的是民众欢迎苏军与和平建设的场景。四平解放纪念碑是1954年为纪念解放四平而创作的,1948年“四战四平”的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国共两党的一次最为惨烈的较量,高2米的铸铜塑像以冲锋前行姿态塑造了两个勇猛质朴的战士形象。锦州市作为辽沈战役的主战场,它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谱写了英雄篇章。1956年锦州市政府修建了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它是新中国建国后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座大型铜像纪念塔。塔顶上方高6米,重18吨的无名战士形象借鉴了欧洲和苏联室外纪念碑雕塑的形式,振臂呐喊、跨步行进的姿态呈现出肃穆、庄严之感。塔身两侧为大型浮雕,西面浮雕为辽西围歼战,东侧
4、浮雕为锦州攻坚战。今天纪念塔已成为锦州这座英雄城市的一则象征,它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民众铭记那段历史的载体。1957年哈尔滨市遭遇特大洪水,民众战胜洪灾的英雄壮举同样以纪念碑形式呈现,这就是哈尔滨市道里江岸中央大街广场上的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该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7米高的古罗马式回廊组成,纪念塔由巴吉斯等设计,圆雕和浮雕则是由鲁迅美术学院师生共同完成。塔顶圆雕为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柱身浮雕刻画的是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奋战、庆祝胜利等场面;塔身下部的群像浮雕同样记录下哈尔滨军民抗击洪灾的英雄形象。今天作为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民众喜欢在这里休闲漫步,高耸的纪念碑也让民众铭记60年前军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北 城市雕塑 主题 阐释 研究 288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