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现代中医治疗方法研究(共3346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偏头痛现代中医治疗方法研究(共334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头痛现代中医治疗方法研究(共3346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偏头痛现代中医治疗方法研究(共3346字)摘要: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属中医学头风、头痛等范畴。肝阳上亢证是偏头痛的常见证候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现代临床仍未有良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阐述和辩证论治理论颇多,但尚无统一观点。总结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病因病机和现代中医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关键词: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头痛等范畴,临床上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小便泛黄,心烦易怒等症状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将偏头痛证候类型共分为脾气虚证,肾阴虚证,肝阳上
2、亢证和瘀血阻络证四种,其中肝阳上亢型最多见,且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肝阳上亢证的辨证要点为:舌红苔白,脉弦数,头痛而胀,时常裂开,易急躁,同时易感冒发热,口苦咽苦,小便泛黄等2。目前,西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加压治疗等,其常见的主要治疗药物为-受体阻断药、麦角碱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钙通道阻滞剂、选择性5-HT受体激动剂、激素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上述药物发挥疗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副作用,严重的限制了上述药物的广泛应用。中医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认识历史悠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副作用小3。笔者总结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和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防治
3、提供参考依据。1病因病机认识中医学认识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历史悠久,大都与肝相关,或肝阳上亢,上冲于脑;或肝气郁结,风挟上扰;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于脑,皆发为头痛4。素问有云:“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若情志暴怒,则肝失疏泄,肝之阳气上亢,气血逆乱,发为偏头痛”。关竹洋5认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是由于阳亢风动,火邪上冲,从而导致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口苦等。高美富6认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主要是由于肝木失养、肾阴亏虚和气郁化火等,进而使肝阳偏亢所致。陈卡玲等7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素体肝木偏旺,又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阻滞,郁而化热,加之水不涵木,而致肝阳上扰清窍,因此宜采用清肝养血法治疗。陈如松
4、8认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共有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并重,肝阳上亢重与肝肾阴虚,肝肾阴虚重与肝阳上亢三种病机,治宜平肝潜阳,益肾养阴。因此,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发病皆和肝有关,或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或肝失疏泄,或肝风内动等。2现代中医治疗方法2.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基本规律,近年来,针刺疗法由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创口小、不良反应小、依赖性低、无成瘾性,价格低廉等优点,越来越普遍用于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治疗。针刺疗法主要包括穴位注射疗法、电针疗法、毫针疗法、针刀疗法、埋线疗法、刺血疗法等。李黛颖9采取“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偏头痛 现代 中医 治疗 方法 研究 334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