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的途径(共2258字).doc
《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的途径(共225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的途径(共2258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的途径(共2258字)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的途径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的途径。【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途径一、适应时展,明确专业定位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对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专业定位要明确,要适应时展,符合市场需求。二、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
2、发展,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格局也随之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计算机教学也有更多样化的要求。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势,考虑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结合社会和专业热点,及时调整、创新教学模式,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体系性,构建灵活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实用性。三、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高职院校要不断地研究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高职计算机教师,要始终坚持知识要服务于社会和学生需求的原则,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
3、如,在图像处理一课中,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子画册,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但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而且可以得到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四、根据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采用大班教学的方法,完全按照大纲规定来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快掌握课堂知识,但是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掌握不了,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考虑内容和速度上的区分,适当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使之能够跟上教师进度,打好基础。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专业 教学 创新 途径 2258
限制150内